作为 皮鞋行业的核心质量指标,皮鞋耐磨耗性能直接影响产品寿命与消费者体验。聚检通第三方检测机构通过多年技术积累,总结出5种高效实用的检测方法,涵盖实验室标准测试与现场快速筛查,助力企业精准把控产品质量。
一、旋转辊筒式耐磨试验机法(GB/T 3903.2-2017)
操作方法:将鞋外底试样固定于试验机旋转辊筒上,施加规定载荷(通常50N),使试样与砂纸产生摩擦,持续运转4000转后测量磨痕长度。
核心目的:模拟日常行走中鞋底与粗糙路面的摩擦损耗,量化材料耐磨性能。
技术优势:
标准性强:符合国标及ISO 5473国际标准,数据可跨机构比对;
变量可控:通过更换砂纸目数(如180#、320#)模拟不同路况;
结果直观:磨痕长度≤10mm为优质,10-15mm为合格,>15mm需改进配方。
二、Taber耐磨试验机法(ASTM D3389)
操作方法:将鞋材试样固定于转盘,通过加载CS-17或H-22砂轮(载荷1000g)进行环形摩擦,记录磨耗至规定质量损失(如0.1g)的转数。
核心目的:对比不同材料(如橡胶、PU、TPU)的耐磨差异,适用于鞋底、鞋帮面料检测。
典型应用:
橡胶底:转数>5000为优,3000-5000为良;
PU底:需搭配抗磨填料(如碳黑)才能达到2000转以上;
牛皮鞋面:经200转摩擦后无明显起毛方为合格品。
三、现场实地行走测试法
操作方法:招募志愿者在指定路段(如水泥路、柏油路、石板路)进行50公里负重行走(载荷50kg),定期记录鞋底磨损情况。
核心目的:弥补实验室测试的局限性,获取真实场景下的耐磨数据。
注意事项:
控制变量:统一步幅(70cm)、行走速度(5km/h);
分段检测:每10公里测量前掌、后跟磨损深度(>2mm需优化结构);
成本较高:单组测试需20人×7天,适合新品上市前的最终验证。
四、激光扫描形貌分析法
操作方法:利用3D激光扫描仪获取磨损前后的鞋底表面形貌,通过软件计算粗糙度(Ra值)、体积损失量。
核心目的:从微观角度解析耐磨机理,指导材料改性。
技术突破:
精度达0.1μm:可捕捉砂纸无法检测的细微划痕;
图谱对比:磨损区域若出现“鱼鳞状剥落”,提示材料内聚力不足;
案例:某品牌通过添加2%纳米二氧化硅,使Ra值从3.2μm降至1.8μm。
五、快速溶剂浸泡筛查法
操作方法:将试样浸泡于二甲苯溶液(模拟油污环境)24小时,取出后进行1000转耐磨测试,对比浸泡前后的磨耗量变化。
核心目的:预判皮鞋在复杂环境下的耐磨耐久性。
适用场景:
户外鞋、劳保鞋必测项;
若浸泡后磨耗量增幅>30%,需改进交联密度;
成本低(单样<50元),适合原材料进厂初筛。
以上就是关于皮鞋耐磨耗检测的全部内容了。聚检通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配备旋转辊筒试验机、Taber试验机等10余台国际先进设备,严格遵循GB、ASTM、ISO等20余项标准,为企业提供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链条耐磨检测服务,助力产品质量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