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在食品生产中应用广泛,准确检测食品添加剂至关重要,主要方法有色谱技术、光谱技术、质谱技术等,主要依据标准如GB2760、、GB5009.28等,那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及标准究竟是什么?又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检测方式呢?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
1.色谱技术
气相色谱(GC)在食品添加剂检测里很常用。像检测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以及一些香精香料成分,它能精准分离和定量。样品经气化进入色谱柱,不同物质因在固定相和流动相分配系数有别,实现分离。比如聚检通检测食品中的甜蜜素,就常用气相色谱法,能快速给出精确含量数据。高效液相色谱(HPLC)则适合检测水溶性、热不稳定的添加剂,像合成色素、甜味剂阿斯巴甜等。它能分离复杂样品,检测灵敏度高,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应用也极为广泛。
2.光谱技术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某些食品添加剂在特定波长有吸收峰,借此可测定含量。例如亚硝酸盐检测,在酸性条件下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紫红色染料,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吸光度,就能算出亚硝酸盐含量。原子吸收光谱(AAS)主要用于检测食品添加剂中的金属元素,像膨松剂中的铝元素等,可精准测定元素含量,判断是否超标。
3.质谱技术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把色谱分离能力和质谱定性定量优势结合。GC-MS能分析挥发性、半挥发性添加剂,确定物质结构和含量,对检测食品中非法添加物效果显著。LC-MS则适用于极性、热不稳定化合物,可检测多种食品添加剂,给出更全面准确信息。聚检通在检测复杂食品添加剂时,常利用这些联用技术,为企业提供可靠检测报告。
二、食品添加剂检测标准
1.国内标准
我国有一系列严格标准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和检测。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规定各类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例如,规定了酱油中苯甲酸最大使用量为1.0g/kg。检测方法标准也很完善,如GB5009.2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详细说明这几种添加剂检测流程和技术参数,为检测机构和企业提供操作依据。
2.国际标准
国际上,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制定的标准被广泛认可。其对食品添加剂定义、分类、评估及使用原则都有详细规定,保证全球食品贸易安全。欧盟、美国等也有各自标准体系。欧盟的食品添加剂法规EUNo1333/2008,对添加剂准入、标签标识等要求严格。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食品添加剂管理同样严谨,从审批到检测都有规范流程,企业出口食品时需符合对应标准。
以上就是关于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及标准的全部内容了。聚检通作为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拥有先进检测设备和专业技术团队,能依据各类标准精准检测食品添加剂,为企业提供可靠检测服务,助力企业保障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