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担架作为院前急救与院内转运的关键设备,其安全性与可靠性直接关乎患者生命健康。规范的检测手段是确保担架性能的核心环节,第三方检测机构如聚检通依托专业标准,为产品合规性提供技术支撑。担架检测具体涵盖哪些方法?行业规范与操作流程如何确立?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外观与结构检测
1. 目视检查法
操作时需在光照条件良好的环境下,对担架整体进行系统性观察。重点检查表面是否存在裂纹、毛刺或锈蚀痕迹。该步骤旨在排除制造瑕疵,确保设备无尖锐边角,避免对患者或操作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2. 尺寸测量法
采用钢直尺、卷尺等量具对担架长度、宽度及护栏高度进行精确测量。此环节需严格对照GB/T 19083-2008《医用担架技术要求》中关于尺寸公差的限定,确保担架与救护车舱位、电梯空间等场景的匹配度。
3. 材质验证法
通过材质证明文件核对与物理取样相结合,验证担架主体结构材料。需确认铝合金、不锈钢等材料是否符合YY/T 0669-2008规定的耐腐蚀性与生物相容性要求,防止材质缺陷导致的结构失效。
二、承载性能检测
1. 静载承重测试
在担架水平放置状态下,于承重区域均匀施加额定载荷(通常为150kg)。维持载荷30分钟后,检查担架是否出现永久变形或连接件松动。该测试可验证担架在静态负荷下的结构稳定性。
2. 动载疲劳测试
通过液压伺服系统模拟担架升降、转运过程中的交替载荷。根据YY/T 1638-2019标准,需完成不少于5000次循环测试,观测关节部位是否产生疲劳裂纹,评估担架长期使用的耐久性。
3. 冲击强度测试
将加载75kg配重的担架从100mm高度自由落至水平钢板,重复进行边缘与中心位置的冲击实验。重点检测担架腿轮、锁定装置等关键部件在突发冲击下的抗变形能力。
三、功能安全检测
1. 高度调节测试
操作担架升降机构至最高、最低限位,使用测力计测量调节力值。验证过程需符合YY 9706.246-2023对医用电气设备机械风险的控制要求,确保调节过程平稳无骤降。
2. 护栏锁定测试
对担架两侧护栏进行反复收放操作,采用扭矩仪检测锁定装置的啮合力度。要求护栏在承受200N垂直力时无意外脱开,防止患者转运过程中发生侧翻风险。
3. 腿轮性能测试
在倾斜10°的测试平台上进行腿轮刹车效能试验。依据ISO 10535-2006规范,测量制动后担架位移量不得超过5mm,验证转运过程中的驻停可靠性。
四、环境适应性检测
1. 温湿度循环测试
将担架置于温度(-40℃至+70℃)、湿度(30%至95%RH)交替变化的实验箱中,持续48小时。通过后续结构检查与功能测试,评估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衰减程度。
2. 耐化学试剂测试
使用酒精、次氯酸钠等常见消毒剂对担架表面进行擦拭腐蚀试验。观察是否出现涂层剥落或材质变性,确保设备在反复消毒作业后仍能保持结构完整性。
以上就是关于医用担架检测方法的全部内容。聚检通作为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环境与计量认证资质,能够为企业提供全项目验证服务,助力医疗器械质量管控体系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