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脂剂在工业清洗中至关重要,其效果直接影响后续工艺质量。聚检通第三方检测机构提醒,准确检测能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并保障产品可靠性。那么常见脱脂剂检测方法有哪些?具体实操流程如何开展?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外观与物理性质检测
1. 目视检查法
操作方法:取100mL样品置于透明玻璃瓶中,在自然光下观察。
目的:评估脱脂剂颜色、透明度及有无分层或悬浮物。
作用:初步判断产品贮存稳定性和杂质含量,避免使用变质制剂。
2. 密度测定法
操作方法:采用密度计或比重瓶,在25℃恒温环境下测量。
目的:验证产品浓度与标称值的一致性。
作用:密度偏差可能预示有效成分挥发或溶剂比例失调。
二、酸碱度检测
1. pH值测试法
操作方法:用校准后的pH计插入稀释后的脱脂剂溶液(浓度1:9)。
目的:确定清洗剂的酸碱性范畴。
作用:强酸/强碱型脱脂剂需对应防腐蚀工艺,pH异常会导致金属工件氧化。
三、乳化性检测
1. 油乳化试验
操作方法:将50mL脱脂剂与50mL机油混合,震荡后静置记录分层时间。
目的:测定脱脂剂对油脂的乳化能力。
作用:乳化时间过短会导致清洗槽液寿命缩短,增加废液处理成本。
四、腐蚀性检测
1. 金属试片法
操作方法:将标准钢片/铝片浸入55℃脱脂剂中2小时,取出观察腐蚀斑点。
目的:评估脱脂剂对不同材质的腐蚀程度。
作用:避免因清洗剂腐蚀性导致精密零件尺寸偏差或表面损伤。
五、清洗效力检测
1. 重量法
操作方法:称量涂覆标准油污的试片清洗前后质量变化。
目的:量化计算油污去除率。
作用:清洗率低于95%需调整浓度或温度参数。
2. 水膜破裂法
操作方法:清洗后工件表面喷洒蒸馏水,观察水膜连续状态。
目的:检测残留油污情况。
作用:水膜破裂处表明脱脂不彻底,需延长清洗时间或更换药剂。
六、环保指标检测
1. COD测定法
操作方法:取废液样品采用重铬酸钾法进行化学需氧量测试。
目的:评估废液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作用:COD值超标的废液需经过专门处理才能排放,否则将违反环保法规。
以上就是关于脱脂剂检测方法的全部内容,聚检通凭借CMA/CNAS资质认证实验室和多年工业检测经验,可提供符合ISO标准的全流程检测服务,确保数据准确性与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