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籽作为常见的食品原料,其安全性备受关注。黄曲霉毒素污染是影响葵花籽品质的主要风险之一,如何准确检测成为行业焦点。聚检通第三方检测机构凭借专业经验,总结出多种科学检测方法。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不同检测方法的原理有何差异?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环节?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1. 方法原理
通过色谱柱分离目标物,荧光检测器定量分析。该方法基于黄曲霉毒素在特定波长下的荧光特性。
2. 操作步骤
(1)样品粉碎后过20目筛;
(2)乙腈-水溶液(84:16)振荡提取;
(3)免疫亲和柱净化处理;
(4)氮吹浓缩后进样分析。
3. 技术优势
检出限可达0.1μg/kg,满足欧盟标准。数据重复性好,适合大批量检测。
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1. 基本原理
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通过酶标仪测定吸光度值。
2. 关键流程
(1)样品经甲醇溶液提取;
(2)加入酶标抗原竞争结合;
(3)显色反应后测定OD值;
(4)标准曲线定量计算。
3. 适用范围
适合现场快速筛查,单次检测仅需30分钟。但需注意交叉反应干扰。
三、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
1. 技术特点
结合色谱分离与质谱定性,实现多组分同步检测。
2. 操作要点
(1)采用同位素内标法定量;
(2)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
(3)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采集数据。
3. 核心价值
可同时检测B1、B2等6种毒素,检测限低于0.05μg/kg。
四、薄层色谱法(TLC)
1. 传统方法
硅胶G薄层板分离,365nm紫外灯下观察荧光斑点。
2. 实施步骤
(1)苯-甲醇(98:2)展开剂展开;
(2)三氟乙酸衍生化处理;
(3)斑点面积半定量分析。
3. 应用现状
设备成本低,但灵敏度较差,已逐步被替代。
五、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法
1. 技术原理
胶体金标记抗体,通过试纸条显色判断。
2. 操作规范
(1)样品液滴加至加样孔;
(2)10分钟读取色带结果;
(3)C线为质控线,T线为检测线。
3. 突出优势
无需专业设备,适合原料入场初筛。
以上就是关于葵花籽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全部内容,聚检通第三方检测机构拥有CMA/CNAS资质,配备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等先进设备,可提供符合ISO 17025标准的检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