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酱作为常见调味品,其品质安全直接影响消费者健康。酸价与过氧化值是衡量油脂氧化程度的关键指标,也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项目。聚检通第三方检测机构依据GB5009.229-2016等国家标准,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检测体系。那么,如何准确测定芝麻酱的酸价与过氧化值?不同检测方法有哪些技术要点?下面聚检通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酸价测定方法及标准解析
1.滴定法
操作方法:称取5g芝麻酱样品,加入50mL乙醚-乙醇混合液(1:1),充分振荡溶解后,加入酚酞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粉红色终点。
目的:测定游离脂肪酸含量,反映油脂水解程度。
作用:酸价超标(GB2716-2018规定≤5mg/g)表明原料变质或储存不当,可能产生哈喇味。
2.电位滴定法
操作方法:采用自动电位滴定仪,电极动态监测pH变化,系统自动判定滴定终点。
目的:消除人工判读误差,适用于深色样品检测。
作用:检测精度可达±0.02mg/g,尤其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质量控制。
二、过氧化值测定方法及标准解析
1.碘量法(仲裁法)
操作方法:样品溶解后加入冰乙酸-异辛烷混合液,饱和碘化钾溶液反应15分钟,用0.002mol/L硫代硫酸钠滴定至蓝色消失。
目的:测定油脂初级氧化产物含量。
作用:过氧化值超过0.25g/100g(GB2716-2018限值)易引发酸败,需及时预警。
2.分光光度法
操作方法:利用三氯甲烷-甲醇提取氧化产物,在50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浓度。
目的:实现批量样品快速筛查。
作用:单样检测时间缩短至20分钟,适用于企业原料入场检验。
三、关键控制点分析
1.样品前处理
•研磨均匀度影响提取效率,需通过0.5mm筛网
•避光操作避免光氧化干扰数据
2.试剂质量控制
•乙醚需新鲜配制(过氧化物≤0.0004%)
•硫代硫酸钠溶液每周标定一次
3.数据比对要求
•平行样绝对差值≤10%
•需同步进行空白试验校正
以上就是关于芝麻酱酸价与过氧化值检测的全部内容。聚检通第三方检测机构拥有CNAS认可实验室,配备全自动电位滴定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专业设备,可提供符合ISO17025标准的检测报告,确保数据准确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