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4943.22-2019《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22部分:室外安装设备》解读指南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发布信息:GB 4943.22-2019《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 22 部分:室外安装设备》于 2025 年 1 月 16 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将于 2025 年 4 月 29 日实施。
2. 主管部门与归口部门: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归口单位为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其秘书处承担单位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3. 英文标准名: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Safety-Part 22: Equipment to be installed outdoor。
4. 起草人: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的专家。
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99,其他标准,其他安全。
二、标准内容
1. 环境适应性要求:规定了室外安装的信息技术设备需具备更强的环境适应性,如在极端温度、湿度、风压等气候条件下能稳定运行,具体要求包括设备在-40°C 至 + 70°C 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以及在高湿度、暴风雨等恶劣天气下的防护措施。
2. 防水防尘要求:强化了设备的防水防尘等级,要求室外设备至少达到 IP65 及以上的防护等级,以确保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能保持正常功能,延长使用寿命。
3. 雷击防护要求:针对室外复杂环境,明确了设备的雷击防护要求,包括采用低阻抗接地装置、安装高性能滤波器等,以减少雷击对设备及用户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保障设备的长期安全运行。
4. 电磁兼容要求:提高了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采用滤波与去耦技术、布线优化与隔离等措施,使设备能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同时减少自身对环境的电磁干扰。
5. 安全距离与接地要求:对室外设备的安装安全距离以及接地系统的设计、接地电阻的最大允许值等作出了详细规定,以降低电磁干扰,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通信质量,尤其适用于高密度部署场景。
6. 材料耐候性要求:对设备外壳和内部组件的材料提出了耐候性要求,如耐紫外线、耐腐蚀等,以确保设备在长期暴露于户外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通信基站:5G 通信基站等室外通信设备需要满足该标准的要求。例如,在雷雨多发地区,基站设备通过采用多级浪涌保护装置和优化接地系统设计,能够有效降低雷击损坏风险,保障通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用户提供更可靠的通信服务。
2. 户外监控设备:城市安防监控系统中的室外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依据本标准提升防水防尘等级和电磁兼容性,可确保在各种恶劣天气和复杂电磁环境下,持续稳定地进行监控工作,提高安防监控的效果和可靠性,为社会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3. 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中的室外设备,如电子警察系统、交通信息采集设备等,按照该标准进行设计和安装,能够在高温、低温、灰尘等不利环境下正常运行,准确地采集和传输交通数据,从而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 工业自动化设备:在工业领域,一些安装于室外的自动化设备,如远程数据采集终端、智能传感器等,遵循 GB 4943.22-2019 标准,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防护性能,可减少因环境因素导致的设备故障,提高工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维护成本。
四、总结
1. GB 4943.22-2019 标准为室外安装的信息技术设备在安全性方面提供了全面且严格的技术规范,有助于提升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2. 它的实施促使相关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推动了室外设备制造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3. 该标准的执行也将为用户带来更安全、稳定、可靠的室外信息技术设备,保障了人们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通信、监控、交通管理等需求,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