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关于 GB 20653-2020《防护服装 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的标准介绍: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标准号:GB 20653-2020。
中文标准名称:防护服装 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
英文标准名称:Protective clothing - High visibility warning clothing for professional use。
发布日期:2020 年 7 月 23 日。
实施日期:2021 年 8 月 1 日。
主管部门:应急管理部。
归口部门: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40.10。
起草人:起草人众多,包括但不限于赵兵、陈曦等,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和单位,共同为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做出了贡献。
二、标准内容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在可视性较低的环境中,作业人员为提升其视觉可见性穿着的高可视性警示服。例如在建筑工地、道路施工、铁路作业、港口码头、机场等场所,这些地方存在光线不足、视野受限或人员车辆频繁穿梭等情况。
级别划分:标准将安全警示服分为不同级别,级别评定主要依据警示服的荧光面积、反光面积以及组合方式。在高风险夜间作业环境中,需要穿着更高级别的警示服,其荧光和反光面积更大,能够提供更强可视性。
设计要求:警示服反光带应连续、均匀地分布在服装表面,确保能够从各个角度都能够被清晰看到。同时,标准对警示服的款式、尺寸、颜色搭配等方面也做出了详细规定,以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的有效性和舒适性。
材料性能要求:基底材料是构成警示服主体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服装耐用性和舒适性。标准规定了基底材料的耐汗渍色牢度、耐水洗、耐干洗、耐次氯酸盐漂白和耐热压色牢度等技术要求。非荧光材料主要用于警示服的某些部位,如口袋、拉链等,其性能要求与基底材料类似,包括尺寸变化、机械性能和化学安全性能等。反光材料是警示服的关键部分,其反光性能要求极为严格,标准取消了旧版的 3 个分级,统一了技术要求,确保所有反光材料都能达到一定的反光强度。组合性能材料则是指同时具备荧光和反光功能的材料,其性能要求综合了荧光和反光两方面的指标,以实现最佳的警示效果。
三、标准应用场景
建筑工地:建筑工地上,工人穿着高可视性警示服,能够有效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因视线受阻而发生的碰撞、挤压等事故。如在塔吊作业时,司机可以轻易地看到地面上的工人,避免吊物意外伤害到他们;同时,工人之间也能互相看到彼此,确保团队协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道路施工:在道路施工中,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施工人员都需要在车流不息的道路上工作。高可视性警示服可以让他们在远处就能被司机发现,为司机提供充足的反应时间,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例如在高速公路上进行养护作业时,穿着符合标准的警示服的工人,能够在灯光昏暗的清晨或傍晚,依然清晰地展现在司机视野中,有效地保护自身安全。
铁路作业:铁路沿线的工作人员,如巡道工、检修工等,需要在铁轨附近进行各种作业。这种环境下,警示服能够帮助列车驾驶员及时发现工作人员的位置,防止列车与人员发生碰撞。特别是在铁路交会、弯道等视线不良的地段,高可视性警示服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港口码头:港口码头上,大量的货物装卸和运输设备同时作业,人员与车辆、机械交错。穿着高可视性警示服的工人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更容易被司机和操作人员看到,降低因误操作或视线遮挡导致的事故风险。
四、总结
GB 20653-2020《防护服装 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标准的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安全警示服的生产和使用,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该标准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我国安全警示服的整体水平,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对于使用单位来说,按照该标准采购和使用安全警示服,能够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减少因可视性问题导致的事故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