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 GB 31829-2015《碳酸氢铵单位产品电耗限额》标准的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与实施 :2015 年 6 月 30 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自 2016 年 7 月 1 日起实施。
主管部门与归口部门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归口单位是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英文标准名 :Norm of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 of ammonium bicarbonate。
起草人与起草单位 :主要起草人有曹占高、王彦益等,起草单位包括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
国际标准分类号 :27.010。
二、标准内容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用水吸收气氨制备氨水、用氨水吸收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变换气中二氧化碳生产碳酸氢铵产品的电耗计算、考核,以及对新建项目的电耗控制。
术语定义 :明确了碳酸氢铵电耗、单位产品电耗、附属生产系统电耗等术语的含义。
限额等级 :规定了现有生产企业碳酸氢铵单位产品电耗限定值应不大于 35kW・h/t,新建生产企业准入值应不大于 20kW・h/t,并设定了 3 个等级的单位产品电耗先进值,其中 1 级 ≤18kW・h/t,2 级 ≤20kW・h/t,3 级 ≤30kW・h/t。
统计范围与计算方法 :碳酸氢铵单位产品电耗包括生产系统耗电量和辅助生产系统分摊给碳酸氢铵生产的电量,计算公式为碳酸氢铵单位产品电耗等于报告期内碳酸氢铵电耗除以报告期内碳酸氢铵产量。
节能管理与措施 :提出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对碳酸氢铵生产过程中的电耗进行监测、统计和分析,定期开展能源审计等要求。
三、标准应用场景
企业生产管理 :碳酸氢铵生产企业可依据该标准对自身电耗进行核算与评估,找出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潜力环节,采取相应措施降低电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项目审批与验收 :在新建或改扩建碳酸氢铵生产项目时,相关部门可依据此标准对项目的能耗进行审查,确保项目的电耗指标符合准入要求,从源头上控制能源消耗。
能耗监测与监管 :节能监察机构等可按照该标准对生产企业实际的单位产品电耗进行监测与监督检查,对超限额的企业督促其进行整改,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
四、总结
意义重大 :该标准的实施对规范碳酸氢铵生产企业用电管理、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行业整体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推动行业发展 :从长远来看,该标准将促使碳酸氢铵行业向绿色、低碳、节能方向发展,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为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