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 GB 29436.3-2015《甲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第 3 部分:合成氨联产甲醇》的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标准编号为 GB 29436.3-2015,中文名称是《甲醇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第 3 部分:合成氨联产甲醇》,英文名称为 “The norm of 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 of methanol—Part 3:Co-production of ammonia with methanol”。
2.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 2015 年 6 月 30 日发布,自 2016 年 7 月 1 日起实施,归口单位为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
3. 主要起草单位有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安徽化肥工业协会、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起草人包括曹占高、韦勇、孙绍华等多位专家。
二、标准内容
1.适用范围:适用于以无烟块煤、型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氨产品并联产甲醇的企业,规定了这类企业甲醇产品能耗的计算、考核,以及新建、改扩建合成氨联产甲醇项目能耗的控制。
2.能耗限额等级:明确了不同装置规模下,单位产品能耗的准入值、限额值及先进值。如合成氨年产量<25 万吨、甲醇年产量<10 万吨的生产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准入值为 3300 千克标准煤 / 吨等。
3.统计范围与计算方法:确定了能耗统计的范围涵盖从原料进入到产品产出的全过程,包括原料处理、合成、精馏等工序,明确了各工序能耗的计算方法,以及企业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等的计算方式。
三、标准应用场景
1.企业生产经营:相关企业可依据该标准对自身能耗进行监测与管理,通过与限额值对比,发现能耗问题,挖掘节能潜力,制定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如某合成氨联产甲醇企业,通过对照标准发现单位产品能耗偏高,进而分析原因并实施设备改造、工艺优化等措施。
2.行业监管与准入:政府部门可凭借该标准加强对合成氨联产甲醇行业的能耗监管,将能耗指标作为项目审批、核准的重要依据,控制高能耗项目的盲目发展,推动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引导行业向节能、高效方向发展。在项目审批时,对新建或改扩建项目进行能耗评估,不符合限额标准的项目不予审批。
3.能源审计与评估:在企业能源审计、节能评估等工作中,该标准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可帮助审计人员、评估人员准确评估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判断企业能耗是否合理,为制定节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四、总结
1. GB 29436.3-2015 标准为合成氨联产甲醇行业的能源消耗提供了明确的量化指标和规范要求,对推动该行业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
2. 其实施有助于企业提高能源管理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政府部门的监管和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