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6883-2022《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解读指南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发布与实施:GB 16883-2022《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于 2022 年 3 月 15 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并于 2023 年 4 月 1 日正式实施,替代了 1997 年的旧版标准。
2. 主管部门与归口部门:该标准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提出并归口,技术归口单位同样为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3. 起草单位与起草人: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内蒙古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多家单位共同起草,起草人包括夏连续、申小娜、范蒙光等专家。
4.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二、标准内容
1.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宿主”“主要媒介”等关键术语的定义,并新增了“鼠疫自然疫源地类型”和“动物鼠疫流行”的定义。
2. 判定方法:规定了在同一标本中,鼠疫耶尔森菌特异基因与特异性抗原检测双项阳性,即可判定动物鼠疫正在发生流行。
3. 流行强度评估:增加了动物鼠疫流行强度评估的内容,根据疫情范围、感染动物种类、疫情发展趋势等因素,将动物鼠疫流行分为弱流行、中等流行和强流行三个等级。
4. 检验方法更新:对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和鼠疫细菌学检验方法进行了技术更新。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鼠疫监测:为新发现的鼠疫自然疫源地和动物鼠疫流行的判定提供了明确的依据,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通过定期监测鼠类数量、分析鼠类种群密度和分布,掌握鼠疫疫情动态。
2. 疫情防控:标准的实施有助于科学评估疫情的强度,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如隔离治疗、疫源地消毒等。对确诊或疑似鼠疫患者应进行严格的隔离治疗,避免与其他人员接触。
3. 宣传教育:为鼠疫防控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公众的防疫意识,增强公众对鼠疫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减少鼠疫的传播风险。
四、总结
1. 重要性:GB 16883-2022 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规范了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的判定方法,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2. 提升效率:通过明确各类术语和判定标准,该标准极大地提高了疫情监测和防控的准确性和效率。
3. 保障安全:为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及时发现和控制鼠疫疫情,保护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