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GB 45248-2025《车辆驾驶人员体内毒品含量阈值与检验》标准的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标准号:GB 45248-2025
中文名称:车辆驾驶人员体内毒品含量阈值与检验
英文名称:Drug concentration cutoff values and examination for vehicle drivers
发布日期:2025-02-28
实施日期:2025-09-01
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管部门:公安部
归口部门: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中国标准分类号:R 8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60
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公安局、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等
主要起草人:侯心一、施妍、向平、高岩、赵冬、卓先义、刘伟、王元凤、来剑戈、褚万里、黎晓波、马开军、郑毅
二、标准内容
范围:规定了车辆驾驶人员体内11种毒品及代谢物的含量阈值,并描述了相应的检验方法,包括O6-单乙酰吗啡、吗啡、可卡因、苯甲酰爱康宁、Δ9-四氢大麻酚、甲基苯丙胺、苯丙胺、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A)、甲卡西酮和氯胺酮。
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GA/T 122、GA/T 1456、GA/T 1666、GA/T 1667、GA/T 1668、GA/T 1692和SF/T 0169等。
体内毒品含量阈值:表1规定了血液中11种毒品及代谢物的含量阈值,单位为纳克每毫升。
检验方法:
检验分类:分为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验。
现场检测:采用唾液或尿液现场检测器材进行,器材的技术指标和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具体操作步骤应按照器材操作说明进行。
实验室检验(仲裁法):血液中11种毒品及代谢物的检验方法按照SF/T 0169的规定执行。
三、标准应用场景
交通执法: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日常执法中,可依据该标准对疑似吸毒后驾驶的人员进行现场检测,快速判断其是否涉嫌吸毒驾驶,提高执法效率和准确性。
交通事故调查:在处理交通事故时,若怀疑事故与驾驶人员吸毒有关,可按照该标准进行检验,确定驾驶人员体内毒品含量是否超过阈值,为事故责任认定提供科学依据。
驾驶资格审查:在驾驶资格申请、审验等环节,可对申请人进行毒品检测,确保驾驶人员符合安全驾驶的要求,防止吸毒人员获取或保留驾驶资格,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企业安全管理:运输企业等用人单位可参照该标准,对驾驶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毒品检测,加强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吸毒驾驶人员,降低交通安全风险,保障企业运营安全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总结
GB 45248-2025标准的实施,为车辆驾驶人员体内毒品含量的检测提供了明确的阈值和检验方法,有助于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该标准的应用将对打击吸毒驾驶违法行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相关行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