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103.1-2023《棉花 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标准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
2. 发布单位: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
3. 实施日期:2024年9月1日。
4. 主管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5. 归口部门: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6. 英文标准名:Cotton—Part 1: Saw ginned upland cotton。
7. 起草人:由全国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起草。
8. 国际标准分类号:TS107。
二、标准内容
1. 新增短纤维率指标及检测方法:为满足棉纺织行业对高质量棉花的需求,解决机采棉短纤维率高导致的成纱质量降低问题。
2. 优化颜色分级图等级级距:适应棉花颜色分布状况统计数据及仪器检验精度水准要求。
3. 加严轧工质量分级要求:提高中档棉花实物标准底线水平,不再制作“差档”实物标准。
4. 从严设置含杂率:在机采棉普及带来的含杂率升高的新情况下,倒逼机采棉加工工艺优化。
5. 更改按批抽样规则:将原来每10包抽1包的抽样规则更改为梯级抽样规则,提高样品的代表性。
6. 增加二维码棉包标志形式:提升棉花产业数字化水平,有利于实现棉花质量溯源。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棉花种植与采收:为种植户提供明确的质量指引,确保采摘的棉花符合新标准要求。
2. 加工环节:指导加工企业优化工艺,确保加工后的棉花质量符合标准,特别是短纤维率和含杂率等关键指标。
3. 检验与仓储:为检验机构提供统一的检测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同时为仓储环节提供质量参考。
4. 贸易流通:为棉花贸易提供质量依据,促进国内外贸易的顺畅进行,提升我国棉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总结
1. GB 1103.1-2023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锯齿加工细绒棉的质量要求,提升我国棉花产业的整体水平。
2. 新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棉花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对保障棉花供应安全、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通过引入短纤维率等关键指标,新标准将有力推动棉花加工工艺的优化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