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5159.2-2024《机械振动与冲击 黏弹性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表征 第2部分:共振法》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1日。
2. 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3. 实施日期:2024年12月31日。
4.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委。
5. 归口部门:全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3),由其下属的减振材料及设备分会(TC53SC1)执行。
6. 英文标准名:Mechanical vibration and shock—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visco-elastic materials—Part 2: Resonance method。
7. 起草人:主要起草人包括徐斌、刘艳、饶柱石、余征跃等。
8. 国际标准分类号:17.160(振动、冲击和振动测量)。
二、标准内容
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室测量隔振器弹性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共振法,适用于从几分之一赫兹到20 kHz频率范围内的测量。
2. 核心要求:标准详细描述了共振法的测量设备、操作步骤、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测量设备包括电动激振器、加速度计、电荷放大器、试验台、环境箱、双通道频谱分析仪和计算机。
3. 技术细节:通过试样准备、调理和安装,结合温度循环和时温叠加原理,生成更宽频带的动态力学性能曲线。该方法适用于隔振器设计、材料选择、振动传递率计算以及产品质量控制。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隔振器设计:为隔振器设计提供精确的动态力学性能数据,帮助优化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
2. 材料研发与测试:用于评估黏弹性材料的动态特性,助力新型隔振材料的研发。
3. 质量控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标准化的共振法测试,确保隔振器产品的性能一致性。
4. 学术研究: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统一的测试方法,便于数据对比和研究。
四、总结
1. GB/T 45159.2-2024标准为黏弹性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表征提供了科学、规范的共振法测试方法。
2. 其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方法,显著提升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该标准的实施,将有力推动隔振技术的发展,助力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