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1148-2020《足部防护 安全鞋》解读
一、标准基本信息
1.发布与实施
该标准于2020年7月23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自2021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替代原GB 12011-2009《足部防护 电绝缘鞋》、GB 21146-2007《个体防护装备 职业鞋》、GB 21147-2007《个体防护装备 防护鞋》及GB 21148-2007《个体防护装备 安全鞋》,整合了电绝缘、职业防护等多类足部防护要求。
2.主管与归口
主管部门为应急管理部,归口单位为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足部防护分技术委员会(SAC/TC 112/SC 3)。
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皮革制鞋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与企业。
二、标准内容
1.适用范围与分类
适用于工业、建筑、矿山等作业场所使用的安全鞋,明确其防护性能(如防砸、防穿刺、防静电等)及物理性能要求。
按防护功能分为SB/SBP/S1/S1P/S2/S3六类安全等级,覆盖电绝缘、耐酸碱、隔热等多样化需求。
2.核心技术要求
防护性能:
抗冲击性:内包头需承受23kg冲击锤从450mm高度自由落下,鞋内变形间隙≥15mm(AN1级)。
防刺穿性:抗刺穿强度≥1100N(特级),通过截头钢钉以10mm/min速度刺穿测试。
防静电性能:电阻值需控制在100千欧至1000兆欧之间,导电鞋电阻≤100千欧。
防滑性:在含洗涤剂的陶瓷砖面测试,后跟滑动摩擦系数≥0.28,水平滑动≥0.32。
物理性能:
外底厚度≥4mm,鞋帮厚度≥1.8mm(皮革)或≥2.0mm(聚合材料),帮底结合强度≥40N/cm。
耐折性要求屈挠4万次后裂口增长≤7mm,耐磨性测试磨痕长度≤10mm。
化学性能:
耐酸碱测试后,硬度变化±10IRHD,质量变化±2%,拉伸强度降低≤15%。
3.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
采用GB/T 20991-2007等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包括电阻测量、冲击试验、刺穿试验等。
抽样规则要求每批次抽取6双鞋(3个鞋号,每号2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方判定为合格产品。
三、标准作用
1.规范应用场景
适用于机械制造、冶金、建筑、化工、采矿、油田、电力等行业,以及电镀、酸洗、电子装配等特殊作业环境。
明确不同防护等级对应的使用场所,例如AN1级适用于重工业,AN3级适用于电子、食品行业。
2.提升安全防护水平
通过整合多类标准,统一技术要求,强化产品质量控制,减少因鞋类防护失效导致的工伤事故。
新增防滑性要求,降低湿滑环境中的滑倒风险;优化化学物质限量,保障劳动者健康。
3.促进产业升级与国际贸易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如轻量化材料、智能设计等,提升产品竞争力。
与国际标准ISO 20345:2011接轨,助力中国安全鞋产品突破国际贸易壁垒,拓展海外市场。
GB 21148-2020通过科学严谨的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为安全鞋的设计、生产与检测提供了统一依据,对保障劳动者足部安全、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需严格执行标准要求,结合作业场景选择适配产品,切实发挥安全鞋的防护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