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5892-2020《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标准解读
一、标准基本信息
1. 发布与实施:该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0年7月23日发布,自2021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替代GB 15892-2009版本。
2. 主管与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归口单位为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处理剂分会(SAC/TC63/SC5)。
3. 适用范围:规定了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规范,适用于以氢氧化铝和工业合成盐酸为原料生产的聚氯化铝产品,主要用于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处理。
二、标准核心内容
1. 技术指标要求
外观:液体为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固体为白色至淡黄色颗粒或粉末。
关键参数:
氧化铝含量:液体≥10.0%,固体≥29.0%;
盐基度:40.0%~90.0%;
密度(20℃):液体≥1.12 g/cm³;
pH值(10g/L溶液):3.5~5.0;
重金属限量:砷≤0.0005%、铅≤0.001%、镉≤0.0001%、汞≤0.00001%、铬≤0.001%(均以Al₂O₃含量10.0%折算)。
2. 检测方法更新
重金属检测:砷、汞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替代原砷斑法和分光光度法;铅、镉新增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铁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
其他指标:不溶物、盐基度等沿用经典化学分析方法,确保数据准确性。
3. 原料与生产要求
原料盐酸需符合GB/T 320工业合成盐酸标准,含铝原料以GB/T 4294氢氧化铝为主。
生产过程需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产品纯度及安全性。
三、标准作用与应用场景
1. 保障水质安全:通过规范聚氯化铝的重金属及杂质含量,避免饮用水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确保终端水质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 提升行业规范:统一产品质量评价体系,推动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水处理剂行业技术升级。
3. 国际接轨:参考欧盟水质标准及日本JIS、美国AWWA相关标准,优化指标设置,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4. 应用领域:
自来水厂絮凝沉淀工艺;
城乡饮用水净化工程;
应急供水处理系统;
与生活饮用水接触的水处理设备及药剂生产企业。
GB 15892-2020通过强化重金属控制、优化检测方法,为生活饮用水用聚氯化铝的生产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保障公众健康、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