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8995-2020《婴幼儿用奶瓶和奶嘴》标准解读
一、标准基本信息
1. 发布与实施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1日
实施日期:2021年11月1日
发布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归口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起草单位:浙江瑞翔婴童用品有限公司(第一起草单位)、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等。
二、标准核心内容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塑料、玻璃、金属、陶瓷、硅橡胶、橡胶等单一或复合材质的婴幼儿奶瓶(含瓶身、奶嘴及辅助部件)。
不适用:医用奶瓶、奶嘴及安抚奶嘴。
2. 通用要求
部件要求:
外观、边缘与尖端无毛刺;
印刷图案油墨附着力需达到GB/T 9286规定的1级标准;
容量刻度偏差≤±3%,小零件需通过防吞咽测试;
奶嘴针刺和抗拉扯性能需满足婴幼儿吮吸强度。
系统性能:
部件配合紧密,耐沸水(100℃,30分钟无变形);
耐热冲击(塑料奶瓶温差≥40℃,玻璃奶瓶钠钙材质≥45℃、硼硅材质≥100℃);
密封性能无泄漏,透光性能(金属材质除外);
整体跌落测试(1.2米高度,5次无破裂)。
3. 附加要求
塑料奶瓶:抗压变形量≤10%,且无破裂或渗漏。
玻璃奶瓶:
耐水性(按GB/T 6582测试);
内应力≤4级(干涉色法判定);
机械冲击强度≥0.10J(摆锤冲击测试)。
4. 标识要求
标注材质信息、使用说明及安全警示(如“禁止高温蒸煮”“需成人监护”等)。
三、标准作用与应用场景
1. 规范生产与检测
为企业提供设计、生产及质量控制依据,明确机械物理性能指标(如抗压、耐热、密封等)。
检测机构可依据标准开展产品合规性验证,例如使用NPNZ-01抗压测试仪等专业设备评估奶瓶性能。
2. 强化市场监管
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标准实施抽查,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
3. 保障消费者权益
引导消费者选购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降低因奶瓶设计缺陷(如小零件脱落、破裂)导致的婴幼儿健康风险。
4. 促进行业升级
新增玻璃奶瓶附加要求(如内应力、机械冲击强度),推动企业优化工艺,提升产品安全性能。
四、关键数据对比
与欧盟EN 14350标准对比:
新增玻璃奶瓶耐热冲击、耐水性、内应力等要求;
塑料奶瓶抗压变形测试条件更严格(如施压速率、变形量限制)。
油墨附着力要求:
国内标准明确需达到1级(划格法测试),优于部分行业标准。
GB 38995-2020通过系统性技术规范,填补了我国婴幼儿奶瓶安全领域的空白,为行业提供了可量化的安全准则。企业需在过渡期内完成工艺调整,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共同保障婴幼儿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