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5740-2006《汽车防盗装置》新标准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5740-2006《汽车防盗装置》标准于 2006 年 9 月 11 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自 2007 年 4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的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归口部门为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英文标准名为 “Automobile Anti-theft Device Requirements”。起草人众多,涵盖汽车制造、安防技术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国际标准分类号(ICS)为 43.040.10,对应道路交通工程下的车辆防盗装置相关分类。

二、标准内容
1. 防盗装置分类与要求
该标准依据汽车防盗装置的技术原理和功能特性,将其分为机械式、电子式以及网络式等多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装置,制定了包括防盗性能、可靠性、耐久性等多维度的具体技术要求。例如,机械式防盗装置需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锁止可靠性;电子式防盗装置则对信号抗干扰能力、密码安全性以及报警功能的有效性提出了严格标准。
2. 检测与认证规定
标准明确了汽车防盗装置的检测项目和方法,涵盖外观检查、功能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等多个环节。同时,规定了认证流程,要求防盗装置必须通过专业检测机构的严格认证,获得相应的认证证书后,方可进入市场销售和安装使用,以此确保市场上汽车防盗装置的整体质量水平,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3. 安装与使用规范
对汽车防盗装置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以及与汽车原有系统的兼容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范。要求安装过程不能对汽车的正常行驶性能和安全性能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并且应便于用户操作使用,确保防盗装置能够充分发挥其防盗功能,为汽车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护。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汽车制造环节
汽车生产企业在设计和生产新款汽车时,依据该标准选择合适类型的防盗装置,并将其集成到汽车整体设计中,从源头上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能。在汽车出厂前,对防盗装置进行严格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为消费者提供具备可靠防盗功能的汽车产品。
2. 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领域
汽车销售商在销售车辆时,向消费者准确介绍所售汽车防盗装置的类型、功能特点以及符合 GB 15740-2006 标准的相关认证信息,帮助消费者了解汽车防盗性能。售后服务部门则按照标准规定的安装和使用规范,为消费者提供防盗装置的安装、调试、维修以及升级等服务,确保防盗装置在汽车全生命周期内持续有效发挥防盗作用。
3. 二手车交易市场
在二手车交易过程中,该标准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衡量汽车防盗装置性能的客观依据。买方可以依据标准对车辆防盗装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避免购买到防盗装置存在问题的车辆,降低潜在的安全风险。同时,也为二手车市场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交易环境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二手车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总结
1. GB 15740-2006《汽车防盗装置》新标准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汽车防盗技术的发展,促使汽车防盗装置在防盗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等方面不断优化升级,为汽车用户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
2. 该标准在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汽车制造、销售到售后服务以及二手车交易,都以其为准则进行相关的操作和服务,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提升了整个汽车行业的防盗安全水平,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安全需求的日益提高,GB 15740-2006 标准也在持续发挥着基础性引导作用,为后续汽车防盗相关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