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0810.2-2006《眼镜镜片 第2部分:渐变焦镜片》标准介绍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0810.2-2006《眼镜镜片 第2部分:渐变焦镜片》于2006年9月21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并于2007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标准的主管部门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归口部门为全国光学眼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该标准的英文名称为“Eyeglass lenses - Part 2: Progressive power lenses”,由国内眼镜行业相关专家起草,国际标准分类号为89.200。这一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为渐变焦镜片的生产、销售、检测等环节提供了详细且统一的依据,推动了我国眼镜行业的标准化进程。

二、标准内容
GB 10810.2-2006标准详细规定了渐变焦镜片的各项技术要求。首先是对顶焦度的要求,中心薄区顶焦度偏差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不同顶焦度区间对应的允许偏差值均有明确界定。其次是对光学性能的要求,包括镜片的光学区域设计,要保证配戴者在不同视线方向上都能获得清晰的视觉效果,同时对镜片的光学畸变也有限制。再者是对镜片材料的物理性能要求,如镜片的阿贝数应满足一定标准,以减少色散带来的视觉干扰,镜片的表面硬度也需达到相应要求,以提高镜片的耐磨性。此外,标准还涉及镜片的耐光性、耐热性、耐化学腐蚀性等耐久性测试要求,以及镜片的尺寸、厚度等规格要求,确保镜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保持稳定的质量和性能。
三、标准应用场景
在眼镜制造领域,GB 10810.2-2006标准是镜片生产企业进行产品设计、生产的根本依据。企业依据标准确定镜片的光学参数、材料选择以及生产工艺等,以保证生产出的渐变焦镜片符合质量要求。在质量检测环节,质检机构依据该标准对镜片进行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如使用专业的顶焦度测量仪器检测镜片的顶焦度偏差,通过光学测试设备评估镜片的光学性能,利用耐磨试验装置测试镜片的表面硬度等,对检测不合格的镜片产品予以淘汰,防止不符合标准的镜片流入市场。在眼镜销售环节,商家可以向消费者展示镜片符合GB 10810.2-2006标准,增强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信任,同时,消费者在面对众多渐变焦镜片产品时,也可以通过查看产品是否符合该标准来判断其质量优劣,从而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在眼镜佩戴使用过程中,符合标准的渐变焦镜片能为配戴者提供清晰、舒适的视觉体验,减少因镜片质量问题导致的视觉疲劳、头晕等不良反应,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视力需求人群在工作、学习、日常生活等场景下的用眼需求,如中老年人在阅读、使用电脑、驾驶等活动中的远近视力切换需求,青少年在学习阅读过程中的视力保护需求等。
四、总结
GB 10810.2-2006《眼镜镜片 第2部分:渐变焦镜片》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为渐变焦镜片行业树立了权威的质量规范。它不仅有效提升了镜片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水平,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推动了整个眼镜行业向高质量、标准化方向发展,还保障了消费者能够购买到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渐变焦镜片产品,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视觉体验的需求。在眼镜行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该标准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