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广东 山东 江苏 吉林
400 886 5719

GB 20664-2006《有色金属矿产品的天然放射性限值》新标准

日期:2025-11-18 16:46:44 浏览:2
内容简介:GB 20664-2006《有色金属矿产品的天然放射性限值》新标准一、标准的基本信息GB 20664 - 2006《有色金属矿产品的天然放射性限值》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 2006 年 12 月 1 日联合发布,自 2007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英文名

GB 20664-2006《有色金属矿产品的天然放射性限值》新标准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20664 - 2006《有色金属矿产品的天然放射性限值》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 2006 年 12 月 1 日联合发布,自 2007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英文名为 “Limit values of natural radioactivity for non - ferrous metal mineral products”。其起草人众多,涵盖了有色金属领域诸多专家学者,他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确保了标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有色金属矿产品天然放射性控制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地保障了有色金属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GB 20664-2006《有色金属矿产品的天然放射性限值》新标准

二、标准内容

本标准明确规定了有色金属矿产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 - 226、钍 - 232、钾 - 40 的放射性比活度限值,要求其内照射指数(IRa)不超过 1.0,外照射指数(Iγ)不高于 1.3。针对不同类型有色金属矿产品,如铜矿石、铅矿石、锌矿石等,制定了相应的检测方法与判定规则。从取样流程的规范,要求在矿产品堆垛的不同部位、深度按特定比例抽取样本,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到样品处理环节,详细阐述了破碎、缩分等操作要点,确保样品均匀性;再到测量方法的精准运用,采用高纯锗探测器 γ 能谱分析法等先进手段,以获取准确的放射性数据,为有色金属矿产品的质量把控提供了严谨、细致的量化依据,全方位守护行业安全底线,使每一批投入市场或加工环节的有色金属矿产品都处于放射性安全监管之下。

三、标准应用场景

在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领域,无论是露天开采还是地下开采作业,该标准都是矿石质量验收的关键准则。矿山企业依据它筛选符合放射性安全要求的原矿,从源头杜绝高放射性风险矿石进入后续生产流程,保障采矿作业人员的健康,维护矿山周边生态环境安全。

对于有色金属冶炼与加工企业而言,其应用场景更为广泛。在原料采购环节,严格对照标准检验进货矿石,避免因原料放射性超标引发产品质量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测半成品、成品的放射性水平,如在铜冶炼厂,对冰铜、粗铜乃至电解铜的放射性进行严格管控,依据标准及时调整工艺参数,确保最终产品的天然放射性符合国家标准,使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市场流通,赢得消费者信任,降低因放射性问题导致的贸易风险与法律纠纷,维护企业良好声誉,推动有色金属加工产业稳健前行。

在国际贸易往来中,GB 20664 - 2006 标准也是重要的贸易依据。我国作为有色金属矿产品贸易大国,出口的精矿、金属材料等产品需以此标准向国外客户证明其放射性安全性,打破国际贸易壁垒。同时,进口有色金属矿产品时,海关及检验检疫部门依据该标准进行严格检验,防止国外放射性超标矿产品流入国内市场,保护国内生态环境与民众健康,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与贸易利益,促进有色金属国际贸易的公平、公正、有序开展。

四、总结

GB 20664 - 2006 标准的实施,为有色金属行业构建起一道坚固的放射性安全防线。从行业角度看,它规范了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引导行业向绿色环保、健康安全方向转型升级,提升了整个行业的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从社会层面而言,有效保障了公众在使用有色金属制品过程中的健康安全,降低了放射性危害风险,增强了民众对有色金属产品的消费信心;在国际贸易领域,凭借其科学性与权威性,助力我国有色金属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畅行无阻,提升了我国在国际有色金属贸易领域的话语权与影响力,全方位、深层次地推动有色金属行业在安全、质量、贸易等多维度的高质量发展,持续释放行业活力,为国民经济建设与全球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