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255-2007《工作基准试剂 无水碳酸钠》标准指南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255-2007《工作基准试剂 无水碳酸钠》是一项关键的化学分析标准,于 2007 年 12 月 14 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并在 2008 年 7 月 1 日开始实施。该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归口单位为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由李明等专家精心起草。英文标准名为 “Chemical reagents - Sodium carbonate anhydrous - Specifications and test methods”,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71.040.50。这一标准为无水碳酸钠在化学分析领域的工作基准试剂地位提供了详实的规范依据,是化学分析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

二、标准内容
GB 1255-2007 标准详细规定了无水碳酸钠作为工作基准试剂的一系列关键特性与检验要求。在纯度方面,无水碳酸钠的主含量(以干基计)应不低于 99.5%,确保其作为基准试剂的高纯度基础。对于干燥失重这一重要指标,要求其不得超过 0.3%,以保障无水碳酸钠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无水碳酸钠的灼烧残渣含量也受到严格限制,不得超过 0.1%,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杂质对分析结果的潜在干扰。为了确保这些指标符合要求,标准中还详细介绍了相应的检验方法,包括滴定法测定主含量、干燥法测定干燥失重以及灰化法测定灼烧残渣等,这些检验方法为无水碳酸钠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精准的技术支持。
三、标准应用场景
在化学分析领域,GB 1255-2007 标准为无水碳酸钠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指导。无水碳酸钠常被用作酸碱滴定的基准物质,用于准确测定溶液的酸度或碱度。例如,在环境监测领域,利用无水碳酸钠作为基准试剂,可以精确地分析水体或土壤中的酸碱平衡情况,为环境质量评估提供可靠数据。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如食品加工、制药等行业,无水碳酸钠可用于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酸碱度,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此外,无水碳酸钠还广泛应用于科研实验中,为化学反应的机理研究、新材料的合成等提供准确的酸碱环境。凭借 GB 1255-2007 标准的严格规范,无水碳酸钠在各个应用场景中均能发挥其作为工作基准试剂的关键作用,为化学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驾护航。
四、总结
GB 1255-2007《工作基准试剂 无水碳酸钠》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为化学分析领域提供了一套严谨、科学的无水碳酸钠质量控制体系。从纯度、干燥失重、灼烧残渣等关键指标的规定,到详细的检验方法介绍,该标准全方位保障了无水碳酸钠作为工作基准试剂的卓越品质。在实际应用中,无水碳酸钠凭借其高纯度、高稳定性等特性,在酸碱滴定、环境监测、工业生产控制以及科研实验等多个场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化学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GB 1255-2007 标准将为无水碳酸钠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化学分析工作迈向更高水平,为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