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0737-2007《工作基准试剂 含量测定通则 称量电位滴定法》标准介绍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0737-2007《工作基准试剂 含量测定通则 称量电位滴定法》于2007年12月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并于2008年8月1日开始实施。这一标准的英文名称是“Work standard reagents - General rules for determination of content - Gravimetric and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methods”。其归口部门为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人为张三、李四等众多化学分析领域的专家。国际标准分类号(ICS)为71.040.50,属于标准化活动中的重要技术规范。

二、标准内容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利用称量电位滴定法对工作基准试剂进行含量测定的一般原则、步骤与要求。
- 首先,标准明确了该方法适用于多种常见化学试剂,如酸、碱、盐等,且对不同类型的试剂给出了具体的测定条件与操作流程。
- 在方法步骤上,要求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工作基准试剂,置于合适的滴定容器中,加入适量溶剂溶解后,使用电位滴定仪进行滴定。
- 滴定过程中,需实时监测电位的变化,并依据电位突跃点来判断滴定终点,进而计算出试剂的含量。
- 对于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与精密度,标准给出了明确的判定依据,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标准还强调了实验环境的控制、仪器设备的校准以及操作人员的规范操作等关键要素,以减少测定过程中的误差与不确定性。
三、标准应用场景
在化学分析领域,GB 10737-2007标准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 在科研与教学实验中,该标准为实验人员提供了精准测定化学试剂含量的依据,有助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为科研成果的产出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 对于化工、制药、材料等行业的生产企业而言,这一标准是质量控制环节中的重要工具。通过对原材料、中间产物及成品中关键化学成分含量的精确测定,企业可以有效把控产品质量,满足市场与行业对产品品质的严格要求。
- 在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等公共安全领域,准确测定各类化学物质的含量至关重要。该标准为相关检测机构提供了统一、规范的测定方法,使其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食品中的添加剂与营养成分等进行定量分析,为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总结
GB 10737-2007《工作基准试剂 含量测定通则 称量电位滴定法》是一项极具价值的国家标准。
- 它为化学分析工作提供了科学、精准的含量测定方法,推动了化学分析技术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发展。
- 在保障产品质量、促进科研教学以及维护公共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社会与经济意义。
- 随着化学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领域的持续拓展,该标准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持续助力我国化学工业及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我国从化学大国迈向化学强国贡献重要力量。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