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0922-2007《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农田灌溉用水水质》标准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时间 :2007 年 11 月 26 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自 2008 年 6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作为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它归口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由全国城镇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起草,起草人包括行业内的诸多专业人士,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03.220.01,精准聚焦于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为城市污水在农田灌溉领域的规范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标准内容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明确规定了城市污水经再生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时的水质要求,涵盖了灌溉用水的水源选择、水质监测与评价等多个关键环节,旨在确保再生水在农业灌溉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2. 水质指标 :详细规定了灌溉用水的各项水质指标,如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同时对大肠菌群数等微生物指标也进行了严格限制,以保障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以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 监测要求 :要求定期对灌溉用水的水质进行监测,明确了监测的频率、采样方法以及监测结果的判定依据,确保水质能够持续稳定地满足标准要求。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城市污水处理厂 :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提供了明确的再生水灌溉水质目标,促使污水处理厂优化处理工艺,提高出水水质,使其符合农田灌溉用水的标准要求,从而实现城市污水的资源化利用,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2. 农业灌溉部门 :帮助农业灌溉管理者在选择灌溉水源时有据可依,能够合理地利用再生水进行农田灌溉,降低灌溉成本,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的健康生长,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环境监管机构 :该标准为环境监管部门提供了监管依据,使其能够对再生水灌溉过程中的水质状况进行有效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水质不达标等问题,确保再生水灌溉活动符合环保要求,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四、总结
1. GB 20922-2007 标准的实施,对于推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在农业灌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2. 它不仅保障了农业灌溉的水质安全,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3. 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该标准将继续发挥其指导作用,引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与农业灌溉的深度融合发展,为构建节水型社会和绿色农业贡献积极力量。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