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254-2007《工作基准试剂 草酸钠》标准介绍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254-2007《工作基准试剂 草酸钠》于 2007 年 12 月 3 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自 2008 年 6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归口于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机分会,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英文名为 “Working standard reagent - Sodium oxalate”。起草人团队包括众多化学领域专家,他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71.040.50,精准定位了草酸钠在化学试剂领域中的位置,使其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拥有统一的 “身份标识”。

二、标准内容
1. 纯度要求:GB 1254-2007 明确规定了草酸钠作为工作基准试剂的纯度标准,其纯度不得低于 99.9%,这是确保其在化学分析中精准度和可靠性的重要基础。纯度的精确控制犹如为化学实验搭建了一座坚固的 “桥梁”,让后续的分析结果能够顺利抵达准确的彼岸。
2. 水分含量控制:水分对于化学反应的影响不容小觑,该标准对草酸钠中的水分含量进行了严格限制,规定其水分含量不得超过 0.5%。这项指标的设定犹如在化学实验的 “战场” 上为草酸钠配备了一层防护 “铠甲”,避免水分这一 “干扰因素” 对实验结果造成不良影响。
3. 灼烧残渣限制:标准中还对草酸钠的灼烧残渣含量进行了明确界定,要求其含量不得超过 0.1%。这一指标如同为草酸钠设立的一道 “质量关卡”,有效过滤掉可能存在的杂质,确保其在化学分析中的纯净性。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酸碱滴定领域:在酸碱滴定实验中,草酸钠作为基准试剂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与酸或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反应终点清晰易辨,犹如为化学实验的 “导航仪” 提供了精准的方向指引,帮助实验人员准确测定未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的浓度,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环保等多个行业的水质分析和产品质量检测。
2. 配位滴定环节:在配位滴定过程中,草酸钠能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这就好比是为金属离子打造了一套精致的 “量身服装”,通过滴定反应,可以间接测定金属离子的含量,对于金属材料的成分分析、矿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3. 有机合成反应监测:草酸钠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可作为反应进程的监测工具。它能与有机合成过程中的特定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或沉淀现象,如同为有机合成反应安装了一盏 “信号灯”,实时反映反应的进行程度,辅助化学工作者优化反应条件、提高合成产物的产率和纯度。
四、总结
1. GB 1254-2007《工作基准试剂 草酸钠》标准为化学分析领域提供了一把精准的 “标尺”,通过对草酸钠纯度、水分含量、灼烧残渣等关键指标的严格规范,确保了其在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有机合成反应监测等多种应用场景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这一标准的实施,犹如在化学实验的 “江湖” 中树立了一面公正的 “旗帜”,促进了化学试剂的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使用,为不同实验室之间、不同研究团队之间的实验结果对比和交流搭建了一个公平、可信的平台,有力推动了化学学科的发展和化学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化学分析需求的日益多样化,GB 1254-2007 标准也在持续发挥着其基础支撑作用,引领着草酸钠这一重要化学试剂在更广阔的应用领域中大放异彩,为化学世界的探索和创新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