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4196.3-2008《白炽灯 安全要求 第3部分:卤钨灯(非机动车辆用)》新标准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4196.3-2008《白炽灯 安全要求 第3部分:卤钨灯(非机动车辆用)》于2008年12月3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自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的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归口单位为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单位包括国家灯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佛山市南海电光源材料厂等,起草人有张伟、李强等专家。其英文名称为 “Incandescent lamps - Safety requirements - Part 3: Halogen tungsten lamps (for non-motor vehicles)”,国际标准分类号(ICCS)为29.140.20。这一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旨在规范非机动车辆用卤钨灯的生产与使用,保障公众在使用此类灯具时的安全与健康。

二、标准内容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非机动车辆用卤钨灯的安全要求,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250 V、额定功率不超过1000 W的卤钨灯。
2. 灯的标记
灯的标记应清晰、耐久,至少包括制造商名称或商标、型号、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光源类型等信息。这些标记对于用户正确使用和更换灯具至关重要。
3. 结构要求
卤钨灯的结构设计应确保其在正常使用过程中稳定可靠,避免因设计缺陷导致的安全隐患。例如,灯头应牢固,灯丝支撑结构合理,以防止灯丝断裂或灯头松动引发的电气故障。
4. 电气安全
卤钨灯的电气性能是安全使用的关键。标准规定,灯具应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防止触电事故;同时,灯具的电气连接应紧密可靠,避免因接触不良产生高温或火花。
5. 光生物安全
卤钨灯在工作时会发出不同程度的紫外线和红外线。标准要求灯具应有效过滤有害的紫外线辐射,减少对人体皮肤和眼睛的伤害。此外,灯具的光线分布应均匀,避免产生眩光影响使用安全。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自行车照明
随着夜骑活动的普及,卤钨灯常被用于自行车前灯。该标准为自行车卤钨灯的设计与生产提供了明确的安全规范,确保骑行者在夜间或低光照环境下的行车安全。符合标准的卤钨灯能够提供充足明亮的光线,照亮前方道路,同时避免因灯具故障导致的突发事故。
2. 电动车照明
在电动车领域,卤钨灯也是常见的照明设备。标准的应用有助于提高电动车灯具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保障驾驶者在夜间行驶时的视野清晰度,降低交通事故风险。它规定了灯具的电气连接、绝缘性能等要求,确保在车辆震动等复杂工况下灯具仍能正常工作。
3. 户外探险设备
对于露营灯、手持探照灯等户外探险用卤钨灯,该标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户外环境中,照明设备可能面临各种恶劣条件,如潮湿、低温等。标准中的结构要求和电气安全规定,有助于增强灯具的环境适应性,确保探险者在黑暗中拥有可靠稳定的光源,保障人身安全。
四、总结
1. 提升产品质量
GB 14196.3-2008标准为非机动车辆用卤钨灯的生产制造设立了明确的技术门槛,促使企业注重产品质量把控,从设计、原材料选择到生产工艺等各个环节,以满足标准要求。这有助于淘汰市场上的劣质产品,提升整个行业的产品质量水平。
2. 保障使用者安全
该标准充分考虑了使用者在不同场景下的安全需求,通过规范灯具的电气性能、光生物安全等关键指标,有效降低了因灯具故障引发的触电、火灾以及对人体伤害等风险,为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3.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标准的实施推动了卤钨灯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安全、高效、环保的卤钨灯产品。这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促进非机动车辆照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相关产业链的协同进步提供了动力。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