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258-2008《工作基准试剂 碘酸钾》最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256-2008《工作基准试剂 三氧化二砷》于 2008 年 12 月 30 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自 2009 年 7 月 1 日正式实施,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管,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英文标准名为 “POTASSIUM CHROMATE, BURETTE STANDARD SUBSTANCE”。该标准由国内众多权威专家倾力起草,涵盖众多行业精英智慧结晶,其国际标准分类号(ICS)为 71.040.30,精准定位在分析化学试剂领域,彰显其在化学分析领域的重要地位与专业水准,为我国化学分析试剂标准化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引领行业规范发展,是化学分析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标准内容
GB 1256-2008《工作基准试剂 三氧化二砷》详细规定了三氧化二砷基准试剂的严格要求。首要要点是明确试剂的性状,其应为白色结晶性粉末,这一独特外观特征是判定其纯度与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其次,对试剂的含量作出精准界定,要求三氧化二砷的含量不得低于 99.99%,以确保其在分析过程中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再者,对干燥减量、灼烧残渣、重金属等杂质含量均设定严格限量标准,通过一系列精密的检测方法与指标控制,全方位保障试剂的高纯度与稳定性。此外,还涵盖对试剂包装、标识、运输及储存的详细规范,从各个环节确保试剂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不受损,为化学分析工作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基准试剂保障,助力化学分析结果的精准呈现。
三、标准应用场景
在化学分析领域,GB 1256-2008 标准在多个场景发挥着关键作用。于容量分析中,凭借其严格的标准含量要求,可作为精准的滴定标准物质,用于配制标准溶液,为滴定操作提供可靠的浓度基准,确保滴定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是化学定量分析的基石。在光度分析里,依据其明确的性状与杂质含量规定,可作为合适的对照物质,用于绘制标准曲线,为待测物质的含量测定提供精准参照,提升光度分析的灵敏度与精确度。在仪器校准环节,该标准为各类精密分析仪器提供可靠的校准基准,通过严格控制试剂的各项指标,确保仪器的测量性能处于最佳状态,保障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是化学分析质量控制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全方位提升化学分析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四、总结
GB 1256-2008《工作基准试剂 三氧化二砷》标准以其严苛的指标要求与全面的规范内容,为化学分析领域提供了高品质的基准试剂保障。它不仅推动了我国化学试剂标准化进程,更在化学分析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精准的定量分析到可靠的仪器校准,该标准在保障分析结果准确性、提升化学分析质量控制水平等方面意义非凡,是化学分析领域迈向更高层次、实现更精准分析目标的关键助力。其广泛应用,为化学分析工作提供坚实基础,引领行业向更规范、更精准的方向持续迈进。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