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6151.1-2008《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第1部分:拖拉机》新标准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14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
-实施日期:2009年7月1日,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安全运行进入新阶段。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肩负着标准制定与修订的重任。
-归口部门: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精准对接行业需求。
-英文标准名:Safety requirements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 Part 1: Tractors,接轨国际视野。
-起草人:众多行业专家齐聚一堂,共绘安全蓝图。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60.10,聚焦拖拉机领域,细化安全规范。

二、标准内容
-引言:开篇点明拖拉机在农业生产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安全运行对农业发展的深远影响。
-范围:明确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拖拉机,无论是在广袤田野还是崎岖山地,都要遵循统一的安全准则。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一系列相关标准,如同搭建一座坚实的安全桥梁,连接起不同领域的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精准界定关键术语,避免歧义,为后续条款奠定坚实基础。
-安全要求:深入剖析拖拉机的制动、转向、灯光等系统,提出严格的安全指标,宛如为拖拉机穿上一层无形的“安全铠甲”。
-安全防护装置:规定必须配备的安全装置,如防护栏、灭火器等,它们是拖拉机安全运行的“忠诚卫士”。
三、标准应用场景
-田间作业:在金黄的麦浪中,拖拉机按照标准要求平稳前行,精准的转向系统让它在狭窄的田埂间灵活穿梭,丰收的喜悦在安全的保障下得以尽情绽放。
-运输过程:当拖拉机载着满车的农产品奔波在乡间小道上,可靠的制动系统确保它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及时停下,守护着农产品的安全送达。
-日常维护:依据标准进行的定期检查与维护,让拖拉机的各项性能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如同为它注入源源不断的“健康活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四、总结
-提升安全水平:新标准的实施,宛如给农业机械领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大幅提升了拖拉机运行的安全系数,让农民朋友们在劳作时更加安心。
-减少事故隐患:通过严格的安全要求与防护措施,有效降低了拖拉机事故的发生率,为农业生产筑牢了坚实的“安全防线”。
-推动行业发展:它不仅保障了当下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更为农业机械行业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激励着技术创新与进步,让农业机械在安全与效率的双重轨道上高速前行。











一个工作日加急检测
7*24小时快速响应
十五年检测经验
检测精准,价格透明
超过百个检测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