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8447.2-2008《拖拉机 安全要求 第2部分:手扶拖拉机》标准介绍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8447.2-2008 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 2008 年 8 月 4 日联合发布,自 2009 年 2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归口于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英文标准名为 “Tractors — Safety requirements — Part 2: Two-wheel walk-behind tractors”。起草人涵盖了国内拖拉机制造、农业机械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63.060.10。这一标准针对手扶拖拉机的安全性能制定了详细规范,旨在保障操作者安全、提升手扶拖拉机设计与制造水平。
二、标准内容
该标准从手扶拖拉机的整机设计、关键部件构造到操作运行要求等多维度着手。明确规定了手扶拖拉机在整机稳定性、制动性能、防护装置安装、操纵机构布局、视野保障、噪音控制以及防火防爆等关键安全指标上的量化要求。例如,要求手扶拖拉机必须具备良好的整机稳定性,在不同地形条件下作业时,要能防止侧翻、后翻等危险状况出现;制动系统需灵敏可靠,确保操作者能及时有效控制拖拉机的行驶速度与停车操作;要为操作者配备完善的人体工程学防护装置,如防护栏、防护罩等,保护其免受作业过程中飞溅物、挤压碰撞等伤害;操纵机构应设计得合理便捷,方便操作者精准操控拖拉机的各项作业动作;保障操作者良好的视野范围,使其能清晰观察到作业区域周围环境,避免因视线受阻引发事故;对噪音排放进行严格限制,营造相对舒适的作业环境;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火灾、爆炸等突发状况,确保作业全程安全无忧。这些细致入微的安全要求,全方位覆盖了手扶拖拉机的各个关键作业环节与操作场景,为手扶拖拉机的安全性能提供坚实保障。
三、标准应用场景
在农业生产领域,手扶拖拉机广泛应用于田间耕地、播种、施肥、除草等农事作业。依据 GB 18447.2-2008 标准设计制造的手扶拖拉机,凭借出色的安全性能,让农民在田间劳作时能安心操作,有效降低因机械故障、操作失误等引发的工伤事故概率,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推进。于农村小型基建工程中,如农村道路修建、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等场景,手扶拖拉机常用于物料运输、土地平整等工作。该标准确保了手扶拖拉机在复杂施工环境下的作业安全,无论是搬运建筑材料还是平整施工场地,都能为操作者提供可靠的安全防护,助力农村基建工程稳步开展。在园林绿化工程里,手扶拖拉机可用于园林土壤翻耕、草坪修剪、树木移栽等作业。符合标准要求的手扶拖拉机,能保障操作者在园林环境下的作业安全,使其在打造优美园林景观过程中,避免受到机械伤害,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作业效率与质量。
四、总结
GB 18447.2-2008 标准为手扶拖拉机行业树立了科学、严格且全面的安全规范标杆。它不仅切实保障了手扶拖拉机操作者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减少了农业机械作业环节中的安全事故隐患,还推动了手扶拖拉机制造企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促进了整个手扶拖拉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当下,这一标准持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手扶拖拉机在农业、农村建设以及园林绿化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筑牢安全防线,助力相关产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