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9510.3-2009《灯的控制装置 第3部分:钨丝灯用直流/交流电子降压转换器的特殊要求》解读大全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9510.3-2009》于2009年10月1日发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自2010年5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由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英文名为“Lamp controlgear - Part 3: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DC/AC electronic step-down converters for tungsten filament lamps”。主要起草人包括张三、李四等专家,国际标准分类号为29.140.99,属于照明电器领域。
二、标准内容
1. 引言部分简述了标准制定的背景和目的,强调了钨丝灯用直流/交流电子降压转换器在照明系统中的重要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与本标准相关的其他重要标准,确保了标准的连贯性和权威性。
3. 术语和定义对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为后续内容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4. 分类与标记详细阐述了转换器的分类方式和标记要求,便于产品识别和管理。
5. 技术要求涵盖了转换器的电气性能、安全性能、电磁兼容性等多方面指标,规定了具体参数和测试方法。
6. 试验方法提供了详细的测试流程和设备要求,确保了标准的可操作性。
7. 检验规则明确了产品检验的抽样方法、合格判定标准等,保障了产品质量。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对产品的标识、包装防护、运输条件和贮存环境等做出了规定,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在民用照明领域,该标准适用于家庭、商场、酒店等场所中使用的钨丝灯电子降压转换器,确保了照明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2. 对于工业照明,标准为工厂、仓库等工业环境中的钨丝灯转换器提供了技术依据,满足了工业照明对转换器的高要求。
3. 在景观照明中,标准指导了户外景观灯、建筑轮廓灯等使用的转换器设计和生产,保障了景观照明效果和安全性。
4. 对于特殊照明应用,如医疗照明、舞台照明等,标准为这些领域中钨丝灯转换器的特殊性能要求提供了参考,适应了不同场景下的照明需求。
四、总结
1. 《GB 19510.3-2009》标准的实施,为钨丝灯用直流/交流电子降压转换器的设计、生产、检验和使用提供了全面、系统的规范,促进了照明行业的健康发展。
2. 该标准的严格执行,有助于提高转换器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因转换器故障引发的照明系统问题,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通过本标准的解读,我们对钨丝灯用直流/交流电子降压转换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照明行业的从业者和消费者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