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4706.99-2009《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储热式电热暖手器的特殊要求》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4706.99-2009 标准于 2009 年 12 月 30 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自 2011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的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归口部门为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其英文名为 "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storage-type electric hand warmers "。起草人涵盖了来自家电检测机构、暖手器生产企业以及相关科研单位的众多专家,他们凭借深厚的行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为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国际标准分类号中,该标准归属于 29.060.01 电气安全,这体现了其在电气设备安全领域的重要地位,与国际通用的分类体系相契合,便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技术交流与标准互认。
二、标准内容
标准首先对储热式电热暖手器的定义进行了明确界定,将其与普通电热暖手器区分开来,强调其独特的储热原理,即通过内部的储热介质吸收电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并在断电后持续释放热量以保持温度。这一定义为后续各项要求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在电气安全方面,标准规定了严格的绝缘要求,要求暖手器的绝缘系统能够承受一定的电气应力,防止电击事故的发生。同时,对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的规格、连接方式以及机械强度等都做出了详细规定,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的电气连接安全可靠,避免因软线损坏或连接松动导致的漏电风险。
对于结构设计,标准着重强调了暖手器的外壳防护性能。外壳不仅要具备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抵御日常使用中的碰撞、跌落等意外情况,还要有良好的防护等级,防止异物进入内部损坏电路或造成短路。此外,标准还对暖手器的形状、尺寸以及操作部件的布局等提出了合理要求,以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在安全防护装置方面,标准要求储热式电热暖手器必须配备过热保护装置。当暖手器内部温度过高时,该装置能够自动切断电源,防止因过热引发的安全隐患。同时,还应具备防干烧保护功能,一旦储热介质意外泄漏或不足,能及时停止加热,避免损坏电热元件和引发火灾等事故。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生产制造领域是该标准应用的核心场景。暖手器生产企业在产品设计研发阶段,需依据标准要求进行电气系统设计、外壳选材以及安全防护装置的选型与安装。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原材料的检验、生产工艺的控制以及成品的检测等环节,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符合标准规定,从而保障产品质量和用户安全,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减少因产品安全问题引发的售后纠纷和经济损失。
2. 在市场流通环节,监管部门可依据 GB 4706.99-2009 标准对市面上的储热式电热暖手器进行质量抽检。通过检测产品的电气安全性能、结构完整性以及安全防护装置的有效性等指标,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予以查处,禁止其销售,净化市场环境,维护消费者权益,引导企业生产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3. 对于消费者而言,该标准为其选购安全可靠的暖手器提供了重要参考。消费者在购买时,可关注产品是否符合 GB 4706.99-2009 标准,查看产品的认证标志、检验报告等信息。在使用过程中,若产品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也可依据标准中的相关要求来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及时与生产企业或监管部门联系,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维修、更换或投诉等,以保障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总结
1. GB 4706.99-2009 标准为储热式电热暖手器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提供了全面而严格的规范,从定义、电气安全、结构设计到安全防护装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要求,有效提升了暖手器产品的整体安全水平,为消费者营造了安全放心的使用环境。
2. 该标准的实施促进了暖手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企业为了满足标准要求,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推动了整个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增强了我国暖手器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GB 4706.99-2009 标准是我国家电安全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相关标准相互配合,共同构建了完善的家电安全保障体系,体现了我国对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关注和对家电行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推动,为我国家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