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5462-2010《酵母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解读大全
一、标准基本信息
该标准于2010年11月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自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归口于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英文名为“Emission standard of water pollutants for yeast industry”。起草人众多,涵盖酵母生产、环保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国际标准分类号为13.030.40(水污染控制技术)。
二、标准内容精要
1.规定了酵母工业企业水污染物排放的控制项目,包括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总磷等关键指标。
2.明确了不同规模企业、不同生产工艺下的排放限值,依据企业规模(大、中、小)和废水去向(直接排放、间接排放)进行差异化规定。
3.对监测要求作出细致安排,从监测点位的规范设置,到监测频次的科学确定,再到监测方法的标准化选择,全方位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标准应用场景
1.在酵母生产企业内部,它是生产流程优化、污染防控的重要依据,指导企业合理规划废水处理设施,降低运营成本。
2.对环保监管部门而言,成为日常监察执法的有力武器,便于量化评估企业排污达标情况,对违规行为实施精准处罚。
3.在环境影响评价环节,为新建、改建、扩建酵母工业项目提供关键参考,助力从源头控制污染,实现绿色发展。
四、总结
1.该标准的实施,有效填补了酵母工业水污染排放管控的空白,推动行业环保水平整体跃升。
2.在促进酵母工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石作用,保障了水环境安全。
3.随着行业发展和环保要求提高,适时修订完善标准,将使其持续焕发强大生命力,为行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