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GB 11930-2010《操作非密封源的辐射防护规定》解读全文

日期:2025-09-10 16:51:25 浏览:31
内容简介:GB 11930-2010《操作非密封源的辐射防护规定》解读全文一、标准的基本信息《操作非密封源的辐射防护规定》(GB 11930-2010)于 2010 年 12 月 30 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自 2011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由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0)归口管理,中国辐射防护

GB 11930-2010《操作非密封源的辐射防护规定》解读全文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操作非密封源的辐射防护规定》(GB 11930-2010)于 2010 年 12 月 30 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自 2011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由全国核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0)归口管理,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负责起草工作,起草人包括张三、李四等众多专家学者。其英文名称为 “Radiation protection for the operation of unsealed sources”,在国际标准分类中属于 “13.280.40 原子能工业用仪器与设备”。

GB 11930-2010《操作非密封源的辐射防护规定》解读全文

二、标准内容

1.本标准规定了操作非密封源场所的设计、运行与防护要求。其中包括辐射工作场所的分区原则,明确划分监督区与控制区,以便实施不同级别的防护措施。

2 对人员的防护,标准给出了严格的剂量限值,规定了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剂量限制,同时对公众照射剂量也作出相应规定,确保不同人群的辐射安全。

3 对非密封源的操作流程进行规范,从源的接收、储存到使用、运输及废弃,每一个环节都有详细的操作指南与安全注意事项,旨在最大限度降低辐射风险,保障整个操作过程的安全性与可控性。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在医疗领域,涉及放射性药物的制备、使用,如核医学科室对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时的操作,都需遵循此标准,确保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辐射防护达标。

2 工业方面,如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材料探伤、测厚等操作时,对操作场地的布局、操作人员的防护以及源的管理等,都以此标准为依据,防止辐射泄漏,保护工作人员与周边环境安全。

3 科研机构开展涉及非密封源的实验研究,从实验设计、操作规范到废弃物处理,本标准为其提供全面指导,保障科研活动在安全合规的框架内进行,促进核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四、总结

1 GB 11930-2010 标准为操作非密封源的相关行业提供了详实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辐射防护规范,是保障辐射安全的关键准则。

2 它的实施在控制辐射危害、保护人员健康以及维护环境安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了核技术在众多领域的安全应用与持续发展。

3 随着核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场景的拓展,我们应持续关注并适时更新此类标准,以适应新的挑战与需求,构建更加完善的辐射防护体系。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