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5524-2010《地下矿用轨轮装载机械 安全要求》解读全文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地下矿用轨轮装载机械 安全要求》(GB 25524-2010)宛如矿工安全的守护者,承载着重要使命。2010年9月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颁布,201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它隶属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管,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作为归口单位,负责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英文名称为“Earth-moving machines - Underground rail-mounted load-ing machines - Safety requirements”,起草人众多,汇聚了行业专家的智慧。国际标准分类号为53.080,归入地球移动机器领域。
二、标准内容
1.标准构建起地下矿用轨轮装载机械安全的坚固防线,涵盖设计、制造、使用等全方位环节。它提出机械的视野设计要确保操作者能清晰观察到作业区域,避免视觉盲区带来的安全隐患。照明系统亮度要均匀且足够,为地下昏暗环境照亮前行之路。防护装置牢固可靠,能有效抵御外来冲击,保护操作人员与设备核心部件。同时,对机械的稳定性、制动性能、电气系统等都制定了详细要求,力求将危险拒之门外。
2.机械的操作系统是安全的关键节点,它要求操作控制装置布局合理,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让操作者在舒适操作的同时,能精准控制机械的一举一动。紧急停止装置触手可及,一旦发生突发状况,能瞬间按下,让机械停止运作,为安全争取宝贵时间。此外,还规定了机械在启动、运行、停止等各阶段的安全操作规程,规范操作流程,降低人为失误引发的风险。
3.维护保养要求也不容忽视,定期对机械进行检查、维修、保养,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零部件,确保机械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也保障安全性能不受岁月侵蚀。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地下矿山开采现场是其大展身手的舞台,当装载机械穿梭于狭窄的矿道,奔赴各个开采点装载矿石时,该标准全方位保障机械安全运行。从机械进入矿道的那一刻起,照明系统照亮前方道路,防护装置抵御矿道两侧岩石的意外碰撞,视野设计让操作者精准操控机械,将矿石稳稳装载。
2. 在矿石转运环节,装载机械将矿石从开采点运往提升井或运输通道,途中可能面临上下坡、转弯等复杂路况。此时,制动性能要求确保机械在坡道上平稳停车,稳定性要求防止机械侧翻,操作系统的精确控制让转运过程有条不紊。
3. 矿山机械的日常保养车间,维修人员依据标准对装载机械进行细致检查。他们按照规定的项目逐一排查,从电气系统线路的老化程度,到液压系统的密封性,再到机械零部件的磨损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安全的细节,为机械的下次安全作业做好充分准备。
四、总结
1. GB 25524-2010 标准是地下矿用轨轮装载机械安全运行的基石,它如同矿工的生命线,贯穿机械的全生命周期,从设计制造的源头把控,到使用过程中的精细规范,再到维护保养的严谨要求,全方位保障安全。
2. 在地下矿山复杂、危险的作业环境中,该标准有效降低了机械故障率与事故率,为矿工撑起了安全的保护伞,让矿石开采工作能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高效推进,对促进矿山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3. 随着矿山开采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作业环境的变化,对《地下矿用轨轮装载机械 安全要求》的修订与完善工作也应持续开展,使其始终与时俱进,为矿山安全保驾护航,续写地下矿山安全生产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