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5493-2010《以激光为加工能量的快速成形机床 安全防护技术要求》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25493-2010》于2010年12月30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2011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家机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英文标准名为“Safety requirements for rapid prototyping machines using laser as processing energy”,国际标准分类号为25.040.30。起草人包括多位行业专家和学者,他们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为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二、标准内容
《GB 25493-2010》全面规定了以激光为加工能量的快速成形机床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的安全防护技术要求。涵盖机床的机械安全、电气安全、激光辐射安全、噪声控制、紧急停止装置、防护装置等多个方面。例如,机械安全要求机床的运动部件应具备可靠的防护措施,防止操作人员意外接触;电气安全则强调电气系统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确保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激光辐射安全是重中之重,规定了激光防护等级、防护距离等关键参数,要求机床必须配备有效的激光防护装置,如激光防护罩、防护眼镜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激光对操作人员的伤害风险。
三、标准应用场景
该标准广泛适用于各类以激光为加工能量的快速成形机床,包括但不限于激光熔覆、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烧结等设备。在航空航天领域,用于制造复杂零部件的激光快速成形机床需严格遵循该标准,确保在高精度加工的同时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在汽车制造行业,激光焊接和切割设备作为生产线上的关键环节,依据标准要求进行安全防护设计,可有效预防激光辐射 2对工人造成的潜在危害,同时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和生产效率;在模具制造领域,激光快速成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模具的快速制造和修复,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模具制造过程的安全性,降低因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引发的事故风险,为模具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总结
《GB 25493-2010》作为我国激光快速成形机床安全防护领域的重要标准,其制定与实施对推动我国激光加工行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它不仅为机床制造商提供了详细的安全设计规范,确保了机床从源头上具备良好的安全性,也为使用单位和操作人员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降低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在激光加工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该标准的持续推广和严格执行,将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水平,促进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