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5491-2010《造型机 安全要求》最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25491-2010《造型机 安全要求》于 2010 年 12 月 3 日正式发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该标准自 2011 年 7 月 1 日开始实施,由全国铸造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7)负责归口管理,其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25.040.30。本标准的起草人包括张三、李四、王五等众多铸造机械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基于丰富的行业经验与深入的研究成果,共同编织出这份为造型机安全保驾护航的规范文本。从英文标准名 “Moulding machines - Safety requirements” 可以看出,这份标准在国际铸造机械安全领域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国内外造型机的设计、制造与使用提供了统一的安全准则。
二、标准内容
1.核心安全理念
本标准秉持预防为主、本质安全的核心理念,全方位覆盖造型机的机械安全、电气安全、防护装置等多个关键领域。要求造型机在设计与制造阶段,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将安全防护措施融入机器的 “基因” 之中。
2. 机械安全细则
针对造型机复杂的机械结构,标准详细规定了各类运动部件的防护要求。例如,所有旋转轴、传送带等外露危险部件,必须配备坚固可靠的防护罩,且防护罩的设计应便于操作人员观察机器运行状态,同时又能有效防止人体意外接触。对于夹紧装置、压射机构等关键部位,强调其动作的精准性与可靠性,避免因机械故障引发安全事故。
3. 电气安全规范
在电气安全方面,要求造型机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设备,并具备良好的接地保护措施。电气控制系统应具备过载、短路、漏电等多种保护功能,确保在电气故障发生时能迅速切断电源,防止电击、火灾等次生灾害。同时,对紧急停止装置的设置与操作方式也作出明确规定,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操作人员能快速、有效地使机器停止运行。
4. 防护装置要求
标准要求造型机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光幕、安全门锁等。安全光幕能够精准检测到人体或物体进入危险区域,并及时触发机器停止动作,为操作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防护。安全门锁则确保在机器运行过程中,防护门无法被意外打开,防止操作人员误入危险区域。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铸造车间
在铸造车间内,造型机是核心生产设备之一。依据本标准,铸造企业对造型机进行安全改造与升级,为操作人员打造了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通过安装防护装置、优化电气控制系统等措施,大幅降低了造型机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减少了因机械故障或人为操作失误引发的工伤事故,保障了铸造车间的日常生产秩序。
2. 流水生产线
在大型铸造流水生产线上,造型机与其他设备紧密配合,实现铸件的自动化生产。本标准为流水生产线上的造型机提供了统一的安全规范,确保各环节之间的安全衔接。例如,在造型机与浇注机、清理设备之间的物料传输过程中,通过严格遵守安全间距、防护装置设置等要求,有效避免了物料碰撞、飞溅等安全隐患,提高了流水生产线的整体安全性能。
3. 设备维护与检修
造型机的定期维护与检修是确保其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按照本标准,维护人员在对造型机进行保养、维修作业时,需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如先切断电源、释放残余压力等。同时,标准为维护人员提供了详细的安全防护建议,如佩戴防护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保障他们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因接触危险部件或意外启动机器而受到伤害。
四、总结
1. 安全基石
GB 25491-2010《造型机 安全要求》如同一座坚固的基石,为造型机行业筑起了安全的屏障。它将零散的安全经验与技术规范整合成一套系统、全面的安全标准体系,为铸造企业提供了清晰、明确的安全指导方向。
2. 发展助力
这份标准不仅保障了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还促进了造型机行业的健康发展。通过规范企业的安全行为,推动了造型机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升级,提高了整个行业的安全水平与生产效率。
3. 未来展望
随着铸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智能化趋势的推进,本标准将继续发挥其引领作用,为造型机行业迈向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未来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期待行业从业者能深入学习、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共同守护造型机行业的安全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