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9175-2010《桃苗木》最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9175-2010《桃苗木》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国家标准,于2010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并于2011年5月1日开始实施。该标准的英文名称为“Peach seedlings”,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等,起草人包括刘沛忠、张东旭等专家。国际标准分类号(ICS)为65.020.20,归口于全国果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0),由国家林业局负责管理。
二、标准内容
1.标准规定了桃苗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其中,对桃苗木的品种纯度、苗木质量等级、病虫害检疫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2.在苗木质量等级方面,标准将桃苗木分为Ⅰ级、Ⅱ级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对各等级苗木的根系、地径、苗高、芽眼等指标提出了具体要求。
3.病虫害检疫方面,标准要求苗木应无检疫性病虫害,对可能携带的病虫害种类及检测方法进行了明确。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在桃树种植领域,该标准为桃树种植者提供了苗木质量评估的依据,帮助种植者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桃苗木,从而提高桃树种植的成活率和产量。
2. 对于苗木生产者,标准为苗木繁育和生产提供了规范,指导生产者按照标准进行苗木培育,确保苗木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3. 在苗木交易过程中,标准作为交易双方的共同准则,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减少因苗木质量问题引发的纠纷。
四、总结
1. GB 19175-2010《桃苗木》国家标准为桃树种植产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对提升桃苗木质量、促进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规范桃苗木生产、销售和使用过程,保障消费者权益,推动桃树种植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 随着桃树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桃苗木标准也应与时俱进,适时修订完善,以适应产业发展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