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3613-2011《对海远程无线电导航台和监测站电磁环境要求》解读大全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3613-2011《对海远程无线电导航台和监测站电磁环境要求》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 2012 年 2 月 1 日发布,自 2012 年 9 月 1 日起实施,归口于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该标准的英文名为 “Requirements for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of long-range marine radio navigation stations and monitoring stations”。起草人包括众多来自无线电研究、导航技术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它属于国际标准分类号 33.160(无线电导航系统),为我国对海远程无线电导航领域提供了关键的电磁环境规范。
二、标准内容
该标准针对对海远程无线电导航台和监测站,详细规定了其电磁环境的诸多要求。
包括对导航台和监测站周边一定范围内的无线电发射设备的频率、功率等参数的严格限制,以避免对导航信号产生干扰。
同时,还明确了导航设备自身的电磁兼容性要求,确保设备在规定的电磁环境下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此外,标准还涉及了电磁环境的测试方法和评估指标,为实际的电磁环境监测和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标准应用场景
在海洋导航领域,该标准应用场景广泛。对于新建的对海远程无线电导航台和监测站,依据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从源头上保障电磁环境符合要求,确保导航设备正常工作。
对于已有的导航设施,按照标准进行电磁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如调整周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参数或对导航设备进行电磁屏蔽等,以提升导航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同时,在日常的导航设备维护和升级过程中,也需参照此标准,保证设备更新后仍能适应既定的电磁环境要求,维持稳定的导航服务。
四、总结
GB 13613-2011 标准对我国对海远程无线电导航领域意义重大,它为导航台和监测站的建设、运行和维护提供了全面的电磁环境保障规范。自实施以来,有效提升了我国海洋导航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因电磁干扰导致的导航失误风险,有力支撑了我国海洋运输、海上作业等众多行业的安全稳定发展,保障了我国海洋经济的持续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