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6969-2011《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最新解读
一、标准基本信息
《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6969-2011)于 2011 年 12 月 30 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自 2012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归口于全国太阳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人众多,涵盖行业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27.160,与太阳能设备紧密相关,旨在规范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市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与节能减排。
二、标准内容
该标准明确规定了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能效等级划分为三级,其中一级能效最高,三级为能效限定值,即市场准入门槛。能效等级判定依据包括集热效率、热损失系数等关键指标。集热效率越高、热损失系数越低,能效等级越高。例如,一级能效的集热效率需达到 45% 以上,热损失系数不超过 1.5℃/h;二级能效集热效率在 40%-45% 之间,热损失系数 1.5℃/h-2.0℃/h;三级能效(能效限定值)集热效率不低于 35%,热损失系数不高于 2.5℃/h。此外,标准还对测试方法、计算公式等进行了详细规定,确保能效评定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三、标准应用场景
在太阳能热水器生产环节,制造商需依据该标准设计研发产品,确保新品能达到至少三级能效要求,积极向更高能效等级冲刺,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销售方面,商家要对所售太阳能热水器明确标注能效等级,供消费者选购参考,引导市场向高能效产品倾斜。消费者购买时,可凭借能效标识选择节能、高效的产品,长期使用下来,既能节省能源消耗,又能降低使用成本,在节能减排的同时,享受舒适热水体验。
在热水器安装与使用场景中,安装人员需按照标准要求,合理布局管道,减少热量散失,保障热水器达到最佳能效表现;消费者日常使用时,也应遵循节能使用原则,如合理控制水温、避免频繁开关等,充分发挥太阳能热水器的能效优势,为家庭节能减碳贡献力量。
四、总结
GB 26969-2011 标准为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设定了明确规范,推动了行业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于企业,是生产研发的指引灯塔;于市场,是筛选优质产品的标尺;于消费者,是选购节能好物的指南针。在 “双碳” 目标大背景下,该标准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助力太阳能热水系统行业在节能减排道路上稳健前行,为千家万户带来绿色、节能的热水解决方案,让太阳能这一清洁能源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品质生活,点亮节能减排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