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6859-201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解读全文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26859-201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 2011 年 12 月 30 日联合发布,自 2012 年 6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归口于全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国家能源局主管。英文标准名为 “Electric power safety work procedure - Electric power line part”,起草人涵盖电力行业众多资深专家。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29.240.20,聚焦电力线路安全作业领域,旨在规范电力线路施工、运行维护等环节的安全操作流程,保障电力作业人员生命安全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二、标准内容
1.总则
明确标准制定目的、适用范围及电力作业人员基本要求,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要求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电气知识与业务技能,熟悉标准内容并经考试合格。
2. 作业现场基本要求
涵盖作业现场勘查、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工作票制度等。作业前需详细勘查现场,识别潜在危险点并制定预控措施;工作票作为作业许可依据,详细记录作业内容、时间、人员、安全措施等关键信息,确保作业全程有章可循。
3. 线路停电与验电接地
规定线路停电操作流程,包括断开断路器、拉开隔离开关等步骤,确保线路无电;作业前必须严格验电,使用符合电压等级且合格的验电器,验电后立即装设接地线,形成明显断开点,为作业人员提供可靠安全保障。
4. 线路作业安全距离与邻近带电作业
明确不同电压等级下线路作业安全距离,作业人员、机具、材料等与带电体保持足够安全距离;邻近带电作业时,采取绝缘隔离、设置专人监护等特殊防护措施,防止感应电伤害与误碰带电设备。
5. 线路检修与施工安全措施
涉及线路检修、改造、架设等工作场景,要求作业前做好技术交底与安全措施交底,作业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如登高作业系好安全带、使用合格工器具等,作业后清理现场、恢复设备正常状态,确保作业全过程安全可控。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电力线路日常巡检
巡检人员依据标准开展线路巡检工作,检查线路本体、附属设施、周边环境等状况,及时发现并记录缺陷与隐患;巡检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距离规定,携带必要安全工器具,保障巡检人员人身安全,确保巡检工作高效、安全进行,为线路稳定运行提供基础保障。
2. 电力线路检修维护
线路出现故障或达到检修周期时,检修人员按照标准执行停电、验电、接地等操作流程,进入作业现场开展检修工作;检修过程中,针对不同故障类型与作业风险,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对破损绝缘层进行包裹、对松动金具进行紧固等,修复完成后严格验收,恢复线路正常运行,延长线路使用寿命,提升电网供电可靠性。
3. 电力线路新建与改造工程
在新建线路施工或对老旧线路进行升级改造时,施工人员严格遵循标准中的作业现场基本要求与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前进行详细现场勘查与施工方案制定,施工中合理安排作业顺序、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安全围栏、悬挂警示标识等,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保障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满足电力系统发展与升级需求,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电力服务。
四、总结
GB 26859-2011《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作为电力线路领域的重要安全规范,全面覆盖作业流程各环节,为电力作业人员提供详细操作指南与安全保障框架;其应用场景广泛,贯穿电力线路全生命周期管理,从日常巡检、检修维护到新建改造工程,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规范与指导作用;随着电力行业不断发展与技术革新,该标准将持续修订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电力安全工作新要求,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守护作业人员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助力电力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与民众生活稳定供电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