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4887-2011《道路交通信号灯》新标准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4887-2011《道路交通信号灯》这一标准于 2011 年 12 月 30 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自 2012 年 6 月 1 日开始实施。该标准的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归口部门是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英文名为 “Traffic light system”,起草人涵盖了众多交通领域的专家学者,其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93.080.99(公路运输设施和设备)。此标准的发布旨在规范道路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功能及使用,保障道路安全通畅。
二、标准内容
1.信号灯颜色规定:标准明确了红、黄、绿三种基本信号灯颜色的含义。红灯表示禁止通行,车辆与行人必须停在停止线或人行横道线后;黄灯作为警示信号,提示车辆减速慢行,准备停车;绿灯则指示放行,允许车辆与行人依规通行。
2. 信号灯设置要求:需依据道路交通流量、道路类型、路口形式等因素合理布局,确保驾驶员与行人能够清晰、准确地看到信号灯,避免视觉盲区。同时,信号灯的安装高度、角度等也有明确规范,以保障信号灯的可见性。
3. 信号灯控制方式:包括定时控制、感应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多种方式。定时控制根据交通流量规律预先设定信号周期;感应控制通过检测道路上车辆的有无与数量,实时调整信号灯时长;自适应控制则利用先进的算法和数据采集系统,根据实时交通状况动态优化信号灯配时。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城市道路路口:在繁忙的城市路口,信号灯依据标准进行设置与控制。通过合理分配红、绿灯时长,引导车辆有序通行,有效缓解交通拥堵。例如早高峰时段,增加进城方向绿灯时长,提高通行效率。
2. 高速公路出入口:信号灯控制车辆的汇入与驶出,保障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的顺畅。当车辆驶入高速公路时,信号灯按照标准配合交通流量,引导车辆安全、快速地汇入主路车流。
3. 学校、医院周边:这些特殊区域的信号灯设置会充分考虑行人过街需求。在上下学时段或就医高峰,信号灯会适当延长人行横道绿灯时间,为行人提供充足的安全过街时间,减少交通事故风险。
四、总结
GB 14887-2011《道路交通信号灯》标准的实施,对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意义重大。它规范了信号灯的设置与使用,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率。然而,随着交通状况的不断变化,如智能网联汽车的兴起,信号灯标准也需与时俱进。未来,还需进一步优化信号灯控制算法,加强与其他交通设施的协同,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城市交通需求,持续为道路交通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