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8526-2012《机械电气安全 安全相关电气、电子和可编程电子控制系统的功能安全》解读大全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发布时间:2012 年 11 月 1 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自 2013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英文标准名为 “Mechanical electrical safety - Functional safety of safety-related electrical, electronic and programmabl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s”。起草人众多,涵盖众多领域专家,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13.100(安全、防护装置)。
二、标准内容
1.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电气设备中安全相关电气、电子和可编程电子控制系统的功能安全要求,涵盖系统的设计、开发、操作和维护等全生命周期。
2. 提出安全完整性等级(SIL)的概念,依据系统的风险程度,将安全功能分为不同的 SIL 等级,从 SIL1 到 SIL4,等级越高,对系统安全性的要求越严格。
3. 对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分别提出要求,包括硬件的可靠性、冗余设计,软件的编程规范、需求规格说明等,以确保系统能够准确无误地执行安全功能。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在汽车制造生产线上,涉及各种自动化机器设备的控制系统,如机器人的运动控制、传送带的启停控制等,该标准可保障这些设备在出现故障时,能够按照设定的安全功能及时停止或进入安全状态,防止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2. 电梯控制系统中,依据标准要求设计安全回路和控制逻辑,确保电梯在超速、门锁未关闭等异常情况时,能够自动触发制动装置,保障乘客安全。
3. 化工厂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中,众多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构成了复杂的电气控制系统,按照 GB 28526 - 2012 标准进行设计和评估,可有效防止因系统故障导致的化学原料泄漏、爆炸等安全事故。
四、总结
1. GB 28526 - 2012 标准为机械电气安全领域提供了全面且系统的功能安全指导,推动了电气、电子和可编程电子控制系统在安全性设计上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
2. 它的实施有助于降低机械电气设备的安全风险,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保障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促进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成为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等行业保障安全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