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0810.5-2012《眼镜镜片 第5部分: 镜片表面耐磨要求》新标准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标准发布时间为 2012 年,由国家相关部门正式发布,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为眼镜镜片行业提供了明确的耐磨性能规范。
2. 发布单位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和管理各类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发布等工作,保障标准的质量和适用性。
3. 实施日期明确,一旦实施,镜片生产企业、质检机构等都需依据此标准开展生产和检验工作,推动行业有序发展。
4.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标准的实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标准能够有效落地。
5. 归口部门是全国光学和光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注于眼镜相关标准的归类、整合与推进,使眼镜行业标准体系日益完善。
6. 英文标准名为 “Eyewear lenses - Part 5: Abrasion resistance requirements of lens surfaces”,便于国际交流与贸易,让国内镜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统一的耐磨衡量准则。
7. 起草人包括众多行业内专家、学者以及技术人员,他们凭借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共同完成了标准的起草工作,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8. 国际标准分类号精准定位了该标准在国际标准体系中的位置,方便全球范围内对该标准的查找、引用和对比。
二、标准内容
1. 级表示镜片表面无损伤,这是对镜片耐磨性能的最高要求,意味着镜片在经过规定的摩擦等耐磨试验后,依然能保持着近乎完美的表面状态,一般适用于对视觉质量要求极高且使用环境较为苛刻的特殊镜片,如部分高端定制的近视、远视矫正镜片。
2. 规定了镜片表面耐磨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摩擦试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像采用何种材质的摩擦介质、以怎样的压力和摩擦次数进行试验等,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让不同批次、不同厂家的镜片都能在统一的标准下进行耐磨性能评判。
3. 明确了各级别耐磨性能对应的镜片应用场景和使用限制,比如 1 级、2 级镜片适用于日常普通环境下佩戴,能满足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使用需求,而对于一些高强度、易摩擦的工作场景,可能就要求必须达到 0 级耐磨性能的镜片,以此引导消费者合理选购镜片,保障其使用中的视觉效果和镜片寿命。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在眼镜生产企业里,研发部门会依据该标准来选择合适的镜片材料和表面处理工艺,努力将新研发的镜片耐磨性能提升到符合甚至超出标准要求的等级,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生产线上,质检人员会按照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对每一批次的镜片进行抽检,确保出厂的镜片耐磨性能合格,避免因镜片表面磨损问题导致消费者视觉受损或频繁更换镜片。
2. 质检机构在对市场上各类眼镜镜片进行监督抽查时,该标准是重要的评判依据。他们严格按照标准的检测流程,对抽取的镜片样本进行耐磨性能检测,对于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会要求企业进行整改或召回,从而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3. 消费者在眼镜店选购镜片时,店员可以依据这个标准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建议。如果消费者是经常从事户外运动、手工操作等易使镜片磨损的活动,店员就会推荐符合较高耐磨等级标准的镜片,并解释不同耐磨等级镜片在实际使用中的差异,帮助消费者做出合适的购买决策,提升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的满意度。
四、总结
1. GB 10810.5 - 2012《眼镜镜片 第 5 部分:镜片表面耐磨要求》新标准为眼镜镜片行业建立了科学、规范的耐磨性能衡量体系,从生产源头到市场流通再到消费者使用,贯穿整个产业链。
2. 它的实施有效提升了镜片的整体质量,使消费者能使用上更加耐用、视觉效果更佳的眼镜产品,减少了因镜片磨损带来的诸多不便和视觉隐患。
3. 随着时间推移和技术发展,该标准也在持续推动镜片制造企业创新升级,促使行业朝着更高品质、更规范化的方向蓬勃发展,对整个眼镜产业的长远进步有着深远且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