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8666-2012《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28666-2012《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于 2012 年 12 月 28 日由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自 2013 年 7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该标准的发布单位为国家环境保护部,由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标准研究所负责归口管理。英文标准名为 “Emission Standard of Pollutants for Ferroalloys Industry”。起草人为众多环境领域的专业人士,涵盖科研院所、环保部门及铁合金行业专家。其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13.030.50(空气污染 - 铁和钢工业)。
二、标准内容
1. 污染物排放控制项目 :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林格曼黑度等大气污染物,以及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汞、总镉、总铬等水污染物。
2. 排放限值 :明确了不同规模、不同生产工艺的铁合金工业企业,在不同排放方式下各类污染物的具体排放浓度限值和排放速率限值。例如,对于新建企业,颗粒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 30mg/m³;对于现有企业,根据不同炉型和工艺,二氧化硫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在 600mg/m³ 至 1200mg/m³ 不等。
3. 监测要求 :规定了对铁合金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测位置、监测频次、采样方法以及监测分析方法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企业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并与当地环保部门联网,实现对污染物排放的实时监控。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铁合金生产企业 :各类铁合金冶炼厂,如硅铁厂、锰铁厂、铬铁厂等,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该标准,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确保达标排放。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进行有效处理,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
2. 环境监管部门 :各级环保部门依据此标准对铁合金工业企业进行环境监管和执法检查,定期对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和督查,对于超标排放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罚,并要求限期整改,保障环境质量不受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的严重影响。
3. 环境影响评价 :在铁合金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作为项目审批的重要依据,评估项目建成后可能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判断项目是否符合环境准入条件,为项目的合理选址和科学布局提供决策支持,从源头上控制铁合金工业的环境污染风险。
四、总结
1. 该标准的实施对铁合金工业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效推动了铁合金行业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与创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 帮助铁合金企业提高了环境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使其在保障环境质量的同时,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为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发挥了关键作用,减少了铁合金工业污染物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介质的污染,改善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维护了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实现了铁合金工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