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4287-201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最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发布时间 :2012 年 9 月 27 日。
2. 发布单位 :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3. 实施日期 :2013 年 1 月 1 日起,多数条款开始生效,但部分现有企业的改造过渡期至 2015 年 1 月 1 日,过渡期后按更严格的标准执行。
4. 主管部门 :环境保护部。
5. 归口部门 :环境保护部。
6. 英文标准名 :Emission standard of water pollutants for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industry。
7. 起草人 :众多环保领域专家及专业技术人士,涵盖环境科学、纺织印染工程等多学科背景,包括 [具体起草人姓名等详细信息]。
8. 国际标准分类号 :13.030.50(水污染控制和水污染保护综合)。
二、标准内容
1. 水质指标限值 :规定了多种水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如化学需氧量(CODCr)限值根据排放去向有所不同,直接排放的现有企业CODCr限值一般为 100mg/L,新建企业更严格,而排入设置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则相对宽松,但也有明确上限。
2. 排放方式区分 :将排放分为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两种情况,针对不同排放方式分别制定不同的控制指标和限值体系,对企业排水量也进行了细致规定,依据产品类别、生产工艺等精准核算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
3. 分级管理 :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区类别、所在区域环境容量等因素,将标准分为特别排放限值、一级标准、二级标准等不同级别,经济发达且环境要求高的地区执行更严的特别排放限值。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企业生产运营 :纺织印染企业必须依照该标准严格管控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从原料选择、工艺流程优化到末端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都要确保废水各项指标达标,否则面临整改甚至停工停产风险,倒逼企业采用节水减排、资源回用等先进工艺技术。
2. 环保执法监管 :各级环境执法部门将此标准作为执法依据,对纺织染整企业开展日常监察、监督性监测等工作,对违规超标排放的企业依法处罚,有力打击违法排污行为,保障流域水环境质量。
3. 环境影响评价 :在纺织染整工业项目的环评审批环节,依据本标准评估项目废水排放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判断项目选址、工艺及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风险。
四、总结
1. 该标准是我国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防治领域的重要技术规范,对推动纺织印染行业绿色转型、持续降低水污染物排放、改善水环境状况意义重大。
2. 以其严格科学的指标体系,平衡了行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既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需求,又守住水环境质量底线。
3.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企业需持续关注标准动态,不断升级环保治理水平,以适应日益严格的环境监管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