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8937-2012《毛纺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解读指南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标准发布时间为 2012 年,由国家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毛纺工业污染防治的高度重视,旨在规范毛纺工业废水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2. 实施日期为 2013 年,给予企业一定时间进行设备改造与工艺调整,以逐步适应新标准要求,确保标准的有效落实。
3. 主管部门为国家环境保护部,归口部门同样是国家环境保护部,这保证了标准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的专业性与权威性,使其能精准地针对毛纺工业水污染问题制定相应规范。
4. 英文标准名为 “Emission standard of water pollutants for woolen textile industry”,便于国际交流与借鉴,也体现我国在环保标准制定方面与国际接轨的积极态度。
5. 起草人来自多个专业领域,涵盖环境科学、毛纺工艺等方面的专家,他们凭借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共同打造出这份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的标准。
6. 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13.030.70,准确地将该标准归类于环境保护领域的水污染控制板块,有助于在庞大的标准体系中快速定位与识别。
二、标准内容
1. 适用范围明确 :本标准规定了毛纺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的水污染物排放控制、监测及监督管理要求,适用于现有企业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这确保了毛纺工业整个生命周期的水污染排放都在监管范围内,从源头到生产过程再到后续排放,全方位把控。
2. 污染物排放限值细致 :针对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两种情况,分别设定不同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包括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等多项关键指标。这样的划分符合实际生产中不同的废水处理情境,使标准更具操作性。
3. 监测要求严格 :明确企业需按照规定进行自行监测或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并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保证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公开透明,为企业污染排放的动态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新建毛纺企业审批 :在建设项目立项与环评阶段,相关部门依据此标准评估项目废水排放是否符合要求,从源头把控新污染源的产生,避免高污染企业流入市场。
2. 现有企业日常监管 :环保部门定期检查企业废水排放情况,比对标准限值,对超标企业责令整改或处罚,促使企业持续改进废水处理工艺,确保长期稳定达标排放。
3. 周边水环境质量改善 :通过对毛纺工业废水的严格管控,减少污染物排入地表水体,保护河流、湖泊等水生态系统的健康,保障下游居民用水安全,维护整个区域的水环境平衡。
四、总结
1. GB 28937-2012《毛纺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我国在毛纺工业水污染防治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为行业环保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
2. 其全面、细致且严格的内容,有效推动了毛纺工业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平衡了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3. 在未来,随着技术进步与环保要求的提高,该标准或许会进一步更新完善,但其在当下及今后一段时间内,都将在守护水生态环境、规范毛纺工业生产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