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0943-2013《单路输出式交流-直流和交流-交流外部电源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解读指南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发布时间 :GB 20943-2013 标准于 2013 年正式发布,这一时间点是我国能效标准体系逐步完善阶段的重要标志,为相关外部电源产品的能效规范奠定了基础。
2. 发布单位 :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权威部门联合发布,体现国家层面对节能领域的重视与规范化管理意图,确保标准具备官方权威性与普适性约束力,引导产业向节能方向健康发展。
3. 实施日期 :自 2014 年开始正式实施,为相关生产企业留出了一定的过渡期,使其能够有序调整生产流程与产品设计,以符合新的能效要求,减少对企业运营的冲击,保障市场的平稳过渡。
4. 主管部门 :通常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负责主导管理,该部门在宏观节能政策制定、产业能源管理等方面拥有关键职能,能够从政策层面保障标准的有效推行与实施监督,使标准与国家节能战略紧密结合。
5. 归口部门 :归口于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专业机构,凭借其在能源标准化领域的专业人才、技术资源与丰富经验,能够对标准进行细致的日常管理、修订完善以及相关标准间的协调统一,维护标准的技术先进性与适用性。
6. 英文标准名 :为 “Single output external power supplies - Measuring and limiting electrical energy efficiency”,清晰简洁地向国际社会传达了标准的核心内容与适用范畴,便于国际间的技术交流、贸易往来以及标准对比互认,提升我国能效标准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提供能效方面的国际通行准则参考。
7. 起草人 :汇聚了来自各大科研院校能源研究专家、知名电器制造企业的技术骨干以及行业协会的专业人士等,他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对行业的敏锐洞察力,共同研讨、反复推敲标准中的各项条款,确保标准既能准确反映当前技术水平,又能前瞻性地引领产业节能升级,使标准成为凝聚多方智慧结晶的权威技术规范。
8. 国际标准分类号 :拥有明确的国际标准分类号,这有助于在全球标准化体系中快速精准地定位该标准,与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相关标准进行有效关联与对比,促进我国能效标准融入国际标准大家庭,推动我国外部电源产品能效要求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为提升我国在全球节能领域的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二、标准内容
1. 能效限定值规定 :明确划分了不同功率段的单路输出式交流 - 直流和交流 - 交流外部电源的能效限定值,这一限定值如同一道技术门槛,淘汰能效低下产品。例如,对于小功率段的外部电源,设定相对较高的能效最低要求,促使企业优化电路设计、选用高效元器件,提高电能转换效率,减少能源浪费,保障市场上流通产品的基本能效水平,避免低效产品充斥市场导致的能源不合理消耗。
2. 节能评价值设定 :在能效限定值基础上进一步设立了节能评价值,为消费者选购节能产品提供直观引导,推动市场向高效节能产品倾斜。节能评价值的设定参考国内外先进节能技术与产品能效水平,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生产出超越基本能效要求的节能优质产品,形成节能产品竞争优势,加快整个行业节能技术的普及应用,促进产业能效提升的步伐。
3. 适用范围界定 :详细界定了适用的外部电源类型,涵盖常见的笔记本电脑、平板显示器等电子设备配套的各类单路输出式外部电源,确保标准能够广泛应用于实际产品监管中,避免标准适用的模糊地带,使生产企业、监管机构以及消费者都能清晰知晓哪些产品需遵循该标准,保障标准的全面有效实施,实现对主流外部电源产品能效的全面管控。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生产企业产品设计与制造环节 :生产企业在研发设计外部电源产品时,需依据该标准确定产品能效目标,从电路拓扑结构选择、变压器设计到功率半导体器件选型等各个环节,都要围绕满足能效限定值并争取达到节能评价值来进行优化。例如,工程师可能会采用新型高频开关电源技术替代传统工频电源方案,选用低损耗的磁芯材料与半导体芯片,通过精细化的电路参数调试,降低产品待机功耗与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耗,确保产品在批量生产后能符合标准要求,避免因能效不达标导致的产品召回、市场禁入等风险,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品牌形象。
2. 市场监管与执法检查活动 :市场监管部门将此标准作为监督抽查外部电源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定期对市场上销售的各类外部电源产品开展能效专项检查。检测机构按照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与判定准则,对抽检产品的能效指标进行精准检测,对于能效低于限定值的产品,依法责令企业整改、召回问题产品,并给予相应处罚。这一应用场景有效规范了市场秩序,淘汰落后产能,促使企业严格遵守能效标准,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消费者能够购买到符合节能要求的可靠产品,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 消费者选购决策参考场景 :在商场、电商平台等消费场所,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外部电源产品时,可借助该标准做出明智的选购决策。节能评价值如同节能产品的 “标签”,引导消费者优先选择能效等级高的产品,从长期使用角度看,高效节能产品虽初始购买成本可能略高,但凭借其较低的能耗,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可显著节省电费支出,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同时,消费者对节能产品的偏好也将反向推动企业加大节能技术研发投入,生产出更多优质节能产品,促进整个外部电源产业向绿色节能方向转型升级。
四、总结
1. GB 20943-2013 标准是我国外部电源能效管理领域的重要技术规范,在推动产业节能、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其科学合理的能效指标设定为行业发展指明了节能方向。
2. 从标准发布实施以来,有效促进了外部电源产品能效水平的稳步提升,加速了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众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产品升级换代,市场上高效节能产品的占比不断提高,为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积极贡献。
3. 随着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该标准也需与时俱进,适时进行修订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产业技术发展态势与日益严格的节能要求,持续引领我国外部电源产业向绿色、高效、智能方向迈进,在全球节能领域展现我国的积极作为与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