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0648-2013《饲料标签》新标准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GB 10648-2013《饲料标签》是一项关键的饲料行业标准,于 2013 年 12 月 31 日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其于 2014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旨在规范饲料标签的制作与使用,保障饲料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
该标准的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归口部门为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国际标准分类号中,它归属于 “兽医学、兽医技术(包括兽医用设备)(ICS 07.120)” 以及 “动物饲料;动物流行病学(ICS 65.120)”。
标准英文名为 “Feed labelling”,由众多行业专家共同起草,起草人涵盖了来自科研机构、饲料企业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确保标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
二、标准内容
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饲料标签应包含的基本要素,如饲料名称、原料组成等。在饲料名称方面,要求必须清晰准确地反映出饲料的真实属性,避免引起使用者的误解。
对于原料组成,需按照加入量的递减顺序进行标注,使消费者能一目了然地了解饲料的原料构成。同时,对营养成分含量也做出了明确要求,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等关键指标,规定了其含量标注的精度和方法,以便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合理选择饲料产品。
此外,标准还对添加剂的标注进行了严格规范,要求明确标注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确保其使用符合安全标准,保障动物的健康与安全。
三、标准应用场景
在饲料生产领域,饲料生产企业是该标准的主要执行者。生产企业需依据标准要求,对饲料产品进行精准的标签设计与制作,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包装的各个环节,都要确保标签内容与实际产品相符,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还能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对于饲料销售环节,标准的应用同样至关重要。销售人员通过了解和掌握饲料标签上的信息,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准确、全面的产品介绍,帮助消费者选购到符合其养殖动物需求的饲料,从而促进销售,同时也维护了市场秩序。
在饲料监管方面,标准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明确的执法依据。监管部门可依据此标准对市场上流通的饲料产品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标签标准的产品进行查处,保障饲料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四、总结
GB 10648-2013《饲料标签》新标准的实施,对饲料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规范了饲料标签的制作与使用,提高了饲料产品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保障了饲料质量安全。
从宏观层面看,该标准推动了饲料行业的标准化进程,促进了产业升级,增强了我国饲料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对于消费者而言,标准的实施使他们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饲料产品的信息,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消费决策,为养殖动物的健康生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整个饲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