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6364-2013《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 发布与实施时间:GB 6364-2013《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于 2014 年 3 月 19 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自 2014 年 12 月 1 日起实施。这一时间安排为相关行业和部门提供了过渡准备,以有序推进新标准的贯彻执行。
2. 发布单位与主管部门:其发布单位涵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这两个权威机构的联合发布,确保了标准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而主管部门为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则作为归口单位,对标准进行统筹管理和专业指导,保障标准与航空领域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有效服务于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的电磁环境管理和监督工作。
3. 英文标准名与起草人:英文标准名为 “Requirements on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for aeronautical radio navigation stations”,这一名称清晰明了地传达了标准的核心内容和适用范围,便于国际交流与参考。标准的起草人来自众多专业领域和相关部门,包括中国民用航空局空管行业管理办公室、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民航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和专业人员,他们在航空无线电导航技术、电磁兼容等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使得标准的制定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国际标准分类号为 49.060,准确地将该标准归类于航空无线电导航领域,有利于在国际标准体系中进行检索和定位。
二、标准内容
1. 适用范围与电磁环境保护区域划分: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和频率的民用、军民合用的航空无线电台(站),包括导航台、无方向信标台、指点信标台、仪表着陆系统、测距台、雷达站以及卫星导航地面设施等。它明确了电磁环境保护区域的划分方法,例如对于无方向信标台,其保护区是以天线基础中心点为原点,按照不同的半径范围(如Ⅰ区为半径从 10 米到 100 米,Ⅱ区为半径从 100 米到 1 000 米)以及相应的场强标准来确定,这种细致的划分有助于精准地对不同导航台(站)周边的电磁环境进行管控。
2. 电磁环境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的导航台(站),标准规定了相应的电磁环境要求。以测距台为例,其受到的同频干扰场强应满足在机载设备半径 18.5 千米范围内,干扰场强不超过一定限值;在半径 18.5 千米到 55.6 千米范围内,干扰场强随距离的增加按一定速率递减。同时,对其他类型干扰源如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辐射的干扰场强也有明确的限制标准,这些要求旨在确保导航台(站)能够正常工作,防止外界电磁干扰对其造成性能下降或功能失效,保障飞行安全。
3. 测试方法与干扰协调:标准还提出了电磁环境测试方法,要求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按照规定的测试流程和参数,对导航台(站)周边的电磁环境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和评估。当发现存在电磁干扰时,需要依据标准进行干扰协调,包括确定干扰源、分析干扰程度、制定并实施干扰抑制措施等,以及时解决电磁干扰问题,维护良好的电磁环境。
三、标准应用场景
1. 导航台(站)建设规划阶段:在规划建设新的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时,相关部门必须依据本标准对拟选场地的电磁环境进行详细评估。通过预测和分析周边可能存在的电磁干扰源,如通信基站、广播电台、电力设施等对导航台(站)的影响,合理选址,确保导航台(站)建成后能够在符合标准要求的电磁环境中稳定运行,避免因选址不当导致后续频繁受到电磁干扰而影响其性能和寿命,从而提高导航台(站)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节省建设成本和后期维护费用。
2. 导航台(站)日常运行维护阶段:在导航台(站)的日常运行过程中,工作人员需按照标准要求定期对周边电磁环境进行监测。一旦发现电磁干扰超过标准限值,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排查和处理。例如,某机场的仪表着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了附近新建通信基站的干扰,通过按照本标准的测试方法进行监测,确定了干扰源后,协调通信基站运营商调整发射功率或天线方向等参数,有效消除了干扰,保障了仪表着陆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了飞机在起降过程中的导航安全。
3. 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阶段: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导航台(站)的设备需要进行更新和技术改造。在这一过程中,新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必须满足本标准的要求。例如,当对某导航台进行数字化改造,引入新的数字信号处理设备时,需要对其产生的电磁辐射以及对外界电磁干扰的敏感度进行评估和测试,确保其在电磁环境中的适应性,防止因设备更新改造引入新的电磁干扰问题,影响导航台(站)的整体性能和飞行安全。
四、总结
1. 促进航空安全提升:GB 6364-2013《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电磁环境要求》标准为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的电磁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统一、详细的规范,通过明确电磁环境保护区域、规定电磁环境要求以及提出测试方法和干扰协调机制,有效保障了导航台(站)的正常运行,提高了航空无线电导航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稳定性,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航空安全水平的提升,为飞行安全筑牢了电磁环境这一关键防线。
2. 推动行业规范发展:该标准的实施促使航空相关行业,包括机场建设、设备制造、通信服务等领域更加规范地开展业务。从导航台(站)的规划、建设到运行维护,再到设备更新改造,各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循标准要求,这有利于优化行业资源配置,提高行业整体效率和质量,推动航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航空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3. 意义深远且持续影响:在航空事业日益发达的今天,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作为保障飞行安全的关键基础设施,其电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航空运输的安全与效率。GB 6364-2013 标准将持续发挥其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航空需求的变化,它也将不断被修订和完善,为航空无线电导航台(站)的电磁环境保护提供与时俱进的指导,长期守护着航空无线电导航领域的电磁安全,助力我国航空事业安全、稳定、高效地迈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