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黑龙江 新疆 山东 广东 吉林 昆明
400 886 5719

GB 30187-2013《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设计规范》新解读

日期:2025-07-22 16:56:23 浏览:41
内容简介:GB 30187-2013《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设计规范》新解读一、标准的基本信息1.发布时间:2013 年 12 月 31 日。2.发布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3.实施日期:2014 年 7 月 1 日。4.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5.归口部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6.英文标准名:Safety code for the

GB 30187-2013《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设计规范》新解读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发布时间:2013 年 12 月 31 日。

2.发布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3.实施日期:2014 年 7 月 1 日。

4.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5.归口部门: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GB 30187-2013《铜及铜合金熔铸安全设计规范》新解读

6.英文标准名:Safety code for the design of copper and copper alloy melting and casting。

7.起草人:包括来自相关科研机构、企业的众多专家,他们具备深厚的有色金属熔铸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为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奠定基础。

8.国际标准分类号:77.040.10(有色金属产品 - 铜及铜合金)。

二、标准内容

1.熔炼设备设计方面:明确了对各类熔炼炉如反射炉、感应炉等的设计要求,包括炉体结构强度要能承受高温、炉料冲击等应力,炉子的布置要考虑合理的操作空间与检修通道,且通风系统要保障熔炼过程产生的有害气体能有效排出,防止积聚危害操作人员健康。

2.熔体运输环节:规定了盛装铜及铜合金熔体的容器材质、形状以及容量匹配,要求其具备良好的隔热、防泄漏性能;运输轨道铺设要平直、稳固,车辆运行速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确保熔体在运输途中状态稳定,避免因晃动、泄漏引发事故。

3.安全防护设施:涵盖了对熔铸车间整体布局中消防设施的配备,如灭火器、消防栓的合理分布;应急照明系统在停电等突发状况下的启动要求;以及个人防护装备(如耐高温手套、防护眼镜等)的选用标准,全方位保障人员与生产安全。

三、标准应用场景

1.铜加工企业新建熔铸车间:在设计规划阶段,依据该标准确定熔炼炉的选型、车间的空间布局、各类管道走向等,从源头保障车间的安全性、合理性,避免后期频繁改造。

2.现有熔铸生产线改造升级:企业对照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防护设施进行更新换代,如更换老旧的通风管道、升级防护栏杆高度等,提升生产过程的安全系数。

3.行业安全监管检查: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按照标准条款,深入铜及铜合金熔铸企业现场,检查企业是否合规操作,对发现的隐患依据标准责令整改,规范整个行业的安全生产秩序。

四、总结

1. GB 30187-2013 标准为铜及铜合金熔铸行业提供了详实、科学的安全设计指引。

2. 从设备到工艺、从车间布局到防护措施,全方位覆盖,助力企业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3. 在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健康安全的同时,也推动了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 微信扫一扫分享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凡没有注明"来源:聚检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进行修改或删除,自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聚检通有权进行转载。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相关产品检测
污水检测 ¥50

污水检测

水泥检测 ¥50

水泥检测

推荐检测机构
推荐检测资讯
 |  网站地图  |  皖ICP备202507208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