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0183-2013《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解读指南
一、标准的基本信息
1.发布时间:2013 年 12 月 31 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实施日期:2014 年 11 月 1 日正式实施,为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生产企业能源消耗设定了明确的限额要求。
3.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标准的制定、修订及监督实施等管理工作。
4.归口部门: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推动能源领域标准化工作,保障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有效性。
5.英文标准名:“Energy consumption per unit product for rock wool, slag wool and their products”,便于国际交流与合作。
6.起草人:由行业专家、科研人员、企业代表等组成起草团队,他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确保标准内容的严谨性与实用性。
7.国际标准分类号(ICS):27.120,代表能源与热技术领域,明确了标准所属的国际标准分类范畴,利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标准检索与对比。
二、标准内容
1.能耗限额等级划分:依据不同工艺、设备和技术水平,将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分为四级,一级为先进值,三级为限定值,二级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值,促使企业向更高能效水平迈进。
2.计算方法明确:详细规定了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的计算公式,包括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等各项参数的统计口径与折算系数,确保企业能源消耗数据的准确统计与科学核算,为能耗限额的执行提供可靠依据。
3.技术要求与节能措施:提出了企业应遵循的节能技术要求,如采用高效的熔化、拉丝、集棉等工艺技术,推广使用节能型设备与保温措施,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与管理优化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与消耗降低。
三、标准应用场景
1.企业能耗管理: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生产企业可依据该标准制定内部能源消耗控制目标,开展能耗对标活动,查找自身与行业先进水平的差距,有针对性地实施节能技术改造与管理优化措施,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节能监察与监管:各级节能监察机构将该标准作为监督执法的重要依据,对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专项监察,对能耗超标企业依法予以处罚,督促企业整改,推动行业整体能效水平的提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项目审批与准入:在新建、改建和扩建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项目时,相关部门将依据该标准对项目的能源消耗指标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新上项目的能耗水平符合标准要求,从源头上控制高耗能项目的建设,保障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1. GB 30183 - 2013 标准为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行业的能源消耗设定了明确的界限,是推动行业节能降耗的关键举措。
2. 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企业优化生产管理、提升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对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促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 随着行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企业应持续关注标准的动态更新,积极践行节能理念,为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